• 热门搜索词:
王文琦:但愿李毅中局长别再分身乏术
2007年08月21日 10:40大洋网-广州日报投票数: 顶一下  【

作者:王文琦(媒体人士)

在当前安全生产“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困难局面中,李局长不得不辗转奔波,焦头烂额。从老百姓的立场讲,我们不希望李局长继续当“救火队长”。毕竟,安监局的职能应重在监督管理,做到预防在先。如果把精力都花在事后“救火”上,则永远难以从源头发现问题、防范风险。

最近,李毅中局长特别忙。原因很简单,7月底、8月份以来,全国发生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一桩接一桩:先是河南陕县支建煤矿透水,69人被困(后被成功营救);然后是湖南凤凰溪沱江大桥坍塌,47人死亡;再是,江西丰城矿务局透水事故,14人被困(后被成功营救);紧接着,山东华源有限公司发生洪水淹井事故,171人被困(现仍在营救中);昨天,山东一铝母铸造分厂铝水外溢事故死亡达14人,59人受伤……身为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的李毅中,几乎每逢重大事故,都要亲临现场“救火”,忙得恨无分身之术……

说实话,作为一个老百姓,我们不希望李局长“忙起来”。因为他一忙,就意味着某个地方“出事了”,甚至往往意味着“出大事”了。长此以往,于国于民于李局长本人都不是好事。然而,在当前安全生产“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困难局面中,李局长却不得不辗转奔波,焦头烂额。

在百姓眼里,谁坐在这个位子谁“倒霉”。正如有关媒体所说,2005年年初李毅中走马上任,也是“临危受命”。根据国家安监局的数据:2001年到2004年,我国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煤矿事故共有188起,平均每7.4天就有一起。2004年,我国共产煤16.6亿吨,占世界的33.2%,但矿难死亡人数占全世界矿难死亡总人数的80%,百万吨死亡率是美国的100倍。2005年上半年,安监局升格为安监总局,国家拿出了30亿元进行煤矿技术改造。然而,从目前来看,形势虽有所改观,但总体依然严峻。

吃苦,60岁的李毅中并不怕,他苦恼的是,怎么能把事故多发的势头遏止住。众所周知,这几年,李毅中成了有名的敢说狠话的“狠角色”。对自己,他曾经说,“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要有‘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气魄”;对“官煤勾结”,他曾经说,“对党员干部,要让其受处分,丢帽子;对职业经理人,要罢免其任职资格,丢位子;对黑心矿主,要让其倾家荡产,丢票子”;对接受媒体监督,他宽宏坦然,“媒体不是中央纪委,媒体不是审计署,媒体不是调查组,你不能要求他每句话都说得对。只要(媒体监督)有事实依据,就要高度重视”;而面对惨案,他曾经怒问,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事故教训能不能深刻记取?

从一个老百姓的立场讲,我们不希望李局长继续当“救火队长”了,我想,他本人也不想当“救火队长”了。安全生产必须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而安监局的职能应重在监督管理,做到预防在先。如果把精力都花在事后“救火”上,则永远难以从源头发现问题、防范风险。

怎么做好事故的预防?走制度化、法制化是一条必由之路。在这方面,2005年9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2006年3月,监察部、最高检察院、国家安监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行政机关与检察机关在重大责任事故调查处理中的联系和配合的暂行规定》,加大了在对重大事故的调查中查处重大责任事故涉及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工作力度。这些措施,都是建立安全生产预防的长效机制的有益探索。

衷心希望李局长不再分身乏术了。

来源:广州日报

   编辑: 李新爱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