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恨水为何被攻击
2006年10月27日 09:54
相关Tag
今天的媒体在介绍“章回小说大师”张恨水(1895—1967)时,一般都对他怀着敬仰之情,都由衷地称赞他在文学创作上的卓越才能——笔耕50年,着述达4000万字,许多着述不仅刚刚面世时风靡一时,六七十年后还受到众多读者的青睐。就凭这些,能不敬仰、称赞他么?

但是,在20世纪30年代,也就是张恨水因写作长篇连载小说而声名鹊起不久,他却遭到了一些报纸杂志的讽刺、攻击以至谩骂:有的说,张恨水署名的作品全是假的,全是由一些老儒代笔写的;有的说,小说的情节故事是张恨水构思出的,但却不是他执笔写的,张学了外国某位作家的办法,即由他口述,别人代写,代写者共有三人;有的说,张恨水的小说是由几个人合写的,张为了出名,只署他一个人的名字,但稿费却是几个人瓜分;还有人说,有一位隐居而才高八斗的女士不便于署名,就代张恨水写小说,张本人狗屁不通,压根写不出来什么东西……种种说法,不一而足。

当时,媒体为什么发出这么多贬损张恨水的言论呢?

当然是有缘故的。张自十二三岁就尝试起小说的写作,1919年起,他的小说开始在安徽、上海、北京等地的报纸上发表,但毕竟是刚刚步入文坛,不怎么引人瞩目;1924年,北京《世界晚报》的副刊《夜光杯》上开始连载他的《春明外史》,1925年,《世界日报》副刊《明珠》上又连载他的《金粉世家》(这两个副刊都由他自己主编),这两部情节曲折、语言通俗、描写细腻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在报纸上出现后,很受市民阶层读者们的欢迎,相应地,张恨水的名字也就不胫而走,一时间,全国各地的大小报刊的编辑们也都纷至沓来,请求张恨水惠赐稿件,尤其是连载小说的稿件。

张恨水是一位很注重情义、顾及别人面子的人,为了避免给别人带来不愉快,他总是尽可能地满足约稿者的要求,替其写作。这样一来,他就不得不同时创作多部小说,以1930—1932年为例,三年时间,张先生在北京、上海、渖阳等地的报刊上就连载了《金粉世家》、《啼笑因缘》、《锦绣前程》、《水浒别传》等十多部小说,常常都是几部小说同时连载。除此以外,他还要给出版社写书稿,给一些报纸、杂志写杂文、随笔、诗词等短文章。

这架“文字机器”是怎样生产出那么多脍炙人口的篇章的呢?张恨水在回忆自己的写作生涯时总结说:“我是个推磨的驴子,每日总得工作。除了生病或旅行,我没有工作,我就比不吃饭都难受。我是个贱命,我不欢迎假期,我也不需要长时间的休息。”“每天我大概九点钟开始写作,直到下午六七点钟,才放下笔去吃晚饭,饭后稍稍休息,又继续写,直到晚上十二点钟。我不能光写而不加油,因之登床以后,我又必拥被看一两点钟的书。看的书很拉杂,文艺的、哲学的、社会学的,都翻翻。”另一方面,对于同时在报刊上连载的小说,张先生还安排好写作的方法,那就是先写出每篇小说的人物故事提纲,排好轮流写作的时间表,比如星期一上午写什么,下午写什么,星期二写哪一篇等,然后按照时间表上的规定严格执行。这样就可让读者一天之中在不同的报纸上读到张恨水创作的几篇不同的故事了。

然而,当时很多读者并不能够了解张恨水为创作而付出的勤劳和机智,自然要猜测他何以有分身之术,写出那么多情节各异、引人入胜的文字;同时,张先生再注重情义、再顾及别人的面子,也不能满足所有报刊的约稿要求,这难免要得罪一些报刊编辑,于是,他们中的某些人便在自己主持的阵地上,登载一些对张恨水的作品表示怀疑、“澄清真相”的文章。本来,读者群中就存有猜测,经过报刊白纸黑字、言之凿凿地一“澄清”,接下来,关于张恨水作品的一个个“真相”又被“揭穿”,一条条“证据”又被“披露”,以至于在某些报刊上,在一部分读者的心目中,张恨水成了一个沽名钓誉的文化盗贼。于是,张恨水也就受了相当长时间的委屈。(凤凰视点)

汪秀枝

   编辑: luwl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TAG:

    (*添加多个TAG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