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王安石拜相
2006年10月25日 09:31
相关Tag
1044年,是北宋仁宗庆历四年。这一年,范仲淹在岳阳楼上写下那篇著名的《岳阳楼记》,而苏东坡才七岁,刚刚开蒙不久,还在四川眉州的苏家老宅学着读书认字。东京汴梁的朝廷中呢,已经作了二十二年皇帝的仁宗皇帝赵祯心头放下了一件大事。

十多年前,西夏的元昊放弃了中原皇帝“赐”给他的汉族皇家姓氏李姓和赵姓,又说宋朝仁宗的年号“明道”中的“明”字犯了他父亲的名讳,所以干脆不再奉宋朝年号,设坛自封为帝,称自己是“青皇帝”,和中原的“黄皇帝”平起平坐。宋朝发兵去讨伐,打了几仗,却也各有胜负。后来,宋朝和西夏感到打下去不是办法,劳民伤财又没有好处,所以双方最终达成了和议:宋册封元昊为夏国主,元昊取消帝号,对宋称臣。宋朝每年赏赐夏国银、绢、茶折合二十余万白银;重新开放保安军和镇戎军高平砦榷场,并同意夏使至京,可以就驿买卖;允许夏自置官属,不需申报和批准。西夏对中央称臣,保住了宋朝朝廷和皇帝的面子,却得到了很多实质的好处。

仁宗赵祯心中何尝不明白不窝火,但他父亲真宗赵恒1005年也和东北的辽国签了檀渊和约,赵祯不会不明白,宋朝的国势不像从前的王朝,可以对周边民族表现出强势。现在东北有辽国,西北有西夏,西南有吐蕃,大理。能安定一边算一边,保住面子已经不错了。

朝廷暂时安了心,但还有不安心的人。话说江西这个地方大概在宋朝时地气很厚,出了不少名人。以修水人黄庭坚为中坚,宋朝文坛就有“江西诗派”的一脉人物。但北宋一朝,江西出的最显赫的一位人物,要数临川人荆国公王安石,这临川,就是今天的江西省抚州市。

王安石生于1021年,1042年,也就是仁宗皇帝和元昊签了和约的第二年,他刚刚21岁就考取了进士,可算是少年得意。以前说过,唐宋时期,考取礼部的进士,只是有了做官的资格,是否能做官,还要参加吏部的部门考试再说。王安石通过考试后,被中央派去淮南府当签书判官(后来苏东坡则是被派去凤翔府当签书判官)。签书判官是对刚刚进入仕途的年轻官员的磨练,像学徒一样跟着长官学习接触政治,同时也显示中央在地方政治中的存在。

按照宋朝的惯例,中央年轻官员在地方“锻炼实习”结束后,通常是再参加一次书面考核,就调回中央担任各部门的官职,即京官。王安石偏偏是个例外,他没有回京,直接从淮南调去鄞县。他在鄞县动手修筑水利,贷谷给老百姓作交易。用今天的政治术语来说,就是“搞得有声有色”。后来从鄞县提升到舒州做通判。

宋朝是重文轻武的国策。重文,从思想上来说,是崇尚儒家的修德修文,大家都宽袍大袖过日子,刀啊枪的不要想太多,法啊刑的也不要太执着。但王安石是个很重实际的人,他文章诗歌写得好,但做事不在乎“君子不器”之类的教喻。所以就和时代气息“不和谐”。宰相文彦博不太喜欢这个年轻人,觉得他锋芒太露,做事太功利,如果提升他,会导致“激奔竞之风”。

王安石脾气也很硬,干脆放弃了回京的机会。甚至还以他祖母年纪大了为藉口,打算辞职回家。还好他碰上了好人欧阳修。欧阳修作谏官,说,王安石还是需要俸禄来养家的,在中央说了很多好话,把他调到常州当知州,从常州一路调,终于调回京城的集贤院。欧阳修后来还提拔了苏东坡,他的为人宽厚于此可见一斑。

这是仁宗嘉佑三年的事了,1058年,37岁的王安石回到中央。读者要记得,历史总有很多交叉点,王安石回京的这年,年轻的苏东坡已经长大成人,考取了进士,正要从眉州出发,来京城参加吏部考试。说回王安石,他有些一遇风云化作龙的味道,刚回到中央,就洋洋洒洒地给皇帝写了一封万言书《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翻出仁宗皇帝赵祯耿耿于怀的事,点明宋朝先后和辽及西夏签订和约的无奈,就在于国家财政匮乏,边疆败坏,官僚体制因循守旧,人才缺乏。字里行间露出了变法的意思。但他的意见没被采纳,仁宗去世后,又过了短暂的英宗朝,王安石都没被中央政府放在眼里。他的转运是在神宗朝。

话说神宗赵顼还没登基时,还在地方当他的王子,他身边有个秘书叫韩维,这韩维是王安石的好朋友。他有时和赵顼说起一些政治上的看法,说得很好,赵顼听了就称赞。韩维说,这不是他的话,而是王安石的。从此赵顼心中就有了王安石这个人物。他一当上皇帝,马上就命王安石当江宁知府,几个月后就调回京城作翰林学士和国务秘书。熙宁二年,神宗赵顼拜王安石为相。从此改变了包括司马光、苏东坡等人命运,甚至宋朝命运的变法运动揭开了大幕。(凤凰视点)

章 隽

   编辑: luwl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TAG:

    (*添加多个TAG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