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人员将一名获救矿工抬出井口。本报记者燕雁摄
3月28日13时40分左右,华晋焦煤公司王家岭煤矿碟子沟项目部发生一起特别重大透水事故。当班井下261人,108人安全升井,另有153人被困井下。经过3000多抢险救援人员八昼夜的抢救,115名工人被成功救出。截至目前,事故已造成37名工人遇难,仍有1名工人下落不明。4月13日,国务院调查组成立,对事故原因、责任追究等展开全面调查。回顾这起事故,抢险救援的经验值得总结,事故的教训更应吸取,煤炭行业特别是基建矿井的安全生产问题同样引人关注。
中国事故救援史上的奇迹如何创造?
从4月5日零时28分开始,直至当日14时许,王家岭煤矿“3·28”透水事故先后有两批共115名被困工人在被困190多个小时后获救,并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目前这些工人全部没有生命危险。国家安监总局局长骆琳在王家岭矿事故救援现场说,此次救援创造了中国事故救援史上的奇迹。
奇迹的产生,与115名被困工人“不放弃,不自弃”的顽强生命力密不可分,同样取决于事故救援的科学决策部署及创造性的组织实施。一些安监、抢险救援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总结这些经验,对一个煤矿乃至其他安全事故多发的国家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科学决策部署是根本保证
国家安监总局局长骆琳在4月13日国务院华晋焦煤公司王家岭矿“3·28”特别重大透水事故调查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说:“党中央、国务院对事故抢险救援等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决策部署,是整个救援工作取得重大成效的根本保证和强大动力。”
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作出紧急批示,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千方百计抢救井下人员,严防发生次生事故。温家宝总理也立即作出指示,要求尽快摸清井下情况,加大排水力度。坚定信心,周密组织,千方百计,争分夺秒,全力以赴救人。受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委派,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带领安监、卫生、工会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第一时间紧急赶赴事故现场,指导指挥抢险工作,全面作出了“排水救人、通风救人、科学救人”的决策部署。此后,中央领导还多次通过电话、电报、视频等,了解救援进展,并给予有力指导。
115名被困工人成功获救后,一些安监、救援专家纷纷表示,抢险救援的实践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抢险救援的决策部署十分正确,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在排水救人、通风救人、科学救人三条原则指导下,抢险救援工作得以科学有效开展,整个救援没有产生任何次生灾害。”山西省安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刘德政说。
与此同时,在抢险救援过程中,从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到抢险救援指挥部始终保持一种坚定的信心和信念,救援人员一以贯之,尽最大努力,争分夺秒、昼夜奋战。现场一位救援人员告诉记者:“这种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心和信念,使救援人员始终保持了一种昂扬的战斗力,使救援工作能够持之以恒地快速开展,为救援成功奠定了基础。”
靠前指挥全力支持是重要保障
国家安监总局局长骆琳、国家煤监局局长赵铁锤等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并一直在现场指挥协调抢险救援。
事故发生后,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反应迅速。省委书记张宝顺、省长王君立即率领相关人员及时赶到现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靠前指挥,作出一系列部署,全力组织抢救、救治等各项工作。同时表示,山西“要人给人、要物给物、要钱给钱”。在此后的救援过程中,山西省委、省政府以及国家安监总局主要领导多次坐镇督战,坚持每天召开专题会议研判形势、部署下一步救援工作,并下井考察指导救援工作。
山西多家煤矿企业、煤田地质单位、科研院所纷纷伸出援手,多家企业和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亲自带领救援队伍,跟班指挥、连续作战。省和有关市县党委、政府调集机关干部、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医护人员全力参与。
在救援的前几天,运送物资的车辆一度排起2.5公里的长龙。在短短几天内,救援现场云集了3000多人的各类救援人员,后来增加到5000余人。救援人员涉及救援工人、煤炭地质水利等方面的技术专家、专业救护队、电力保障、应急通讯、医生护士等各个方面,涵盖事故救援、后勤保障、医疗救治等各个环节。
创造性地落实救援方案是关键
尽管救援物资多、人员多、任务重,但救援现场一直保持稳定状态,救援工作及时、快捷、有效、有序、有力展开。刘德政说:“这些成效的取得,充分体现出主要领导决策在前、部署在前、指挥在前的作用。”透水事故的抢险救援,排水是根本前提。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最快最安全地排水成为关键。在经过多次考察、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事故抢险救援指挥部形成四条排水方案:一是从井下直接向井外排水,二是向井下空巷倒水,三是通过水平钻孔排水,四是地面垂直钻孔排水。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陈忠华、晏国政、吕晓宇、王炤坤、叶健
编辑:
宋建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