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援玉树四川人用行动感恩
2010年04月18日 02:55京华时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在玉树灾区,来自四川的救援队往往冲在第一线。本报记者潘之望摄

来自什邡的救援队,来自阿坝州的医疗组,来自成都的消防员,来自石渠的志愿者……在玉树震区,四川人的身影无处不在。他们神情复杂地打量废墟,然后以百倍的努力投入救援——他们在用实际行动诠释“感恩”的定义。

他们是救援大军中普通的一员,又是特殊的一群人。相同的苦难,让四川人与玉树人血脉相连。同时,他们也在用实际行动,向灾区群众传递“人定胜天”的抗震精神。

本报记者王鹏 肖岳 欧钦平

>>民兵杨波

“好想救出一个人”

35岁的杨波从废墟上直起腰,在漫天风沙中,他和战友费力地搬动砖块,搜索生命的迹象。灰尘早已模糊了他的面容。一开口,是浓浓的四川乡音。

杨波在四川省色达县审计局上班。汶川地震期间,他的父亲在都江堰遇难,杨波未能及时赶到都江堰救援。

之后,杨波请了一年的长假,陪伴悲痛的母亲。虽然地震的伤痕在逐渐淡去,但未能前往废墟营救父亲,却成为永久的遗憾。

玉树地震发生时,杨波正在单位上班,身体不好的他主动向领导请战,并火线成为色达县民兵应急独立连的一名民兵。

4月14日下午,独立连从色达县出发,昼夜兼程前往玉树。一路上,车队翻越多座雪山,部分路面积雪深达一米以上。15日抵达玉树县结古镇后,一天一夜没有吃饭的民兵们马上投入搜救工作。

初见废墟时,杨波说他心里咯噔一下,伤心得难以自抑。但很快,他便全心投入到搜救工作中,而且是战友公认最拼命的一个。

“我好想救出一个人,真的很想。”他说,如果能救出一个人,他心里的遗憾就会少一些。然而,数日来,突击连挖掘出多具遗体,却未发现生命迹象。

杨波说虽然救人是他的心愿,但只要努力为灾区做些实在的事,他和战友就会感觉很欣慰。

在独立连驻扎的营地,挂有鲜红的条幅——“四川军民感恩来了”。这是杨波等人最真实的心声。

废墟上一阵喧哗,杨波跑回废墟加入搜救。扬起的沙尘,掩去了这些四川民兵的身影,却掩不住特有的川音吆喝声。

>>消防员杨民

“救援想起曾经的战友”

生命探测仪传来反馈,废墟之下,有4个疑似的生命迹象。

这是4月17日上午,玉树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后侧的一片废墟。在废墟上忙碌的是四川绵竹天池救援队的队员。

杨民是天池救援队的负责人。每当生命探测仪有信号传来,他总是难掩激动。

激动中伴随着悲伤。每当这时,他总会想起在地震中遇难的战友。汶川地震期间,天池救援队驻地的楼房倒塌,两名消防员一死一伤。

未及追思遇难的战友,天池救援队便投入到汶川地震的紧张救援中。“当时我们缺医少药,是全国人民给我们送水送药品让我们挺过来。”每当忆及此事,杨民总是感动不已。

“玉树地震,我们责无旁贷,必须要来。”杨民说,玉树地震后,他们主动请缨,奔赴灾区。战士们普遍出现了高原反应,严重者呕吐不止,即便如此,搜救工作也从未受影响。

杨民总觉得,他们是带着遇难战友的信念,在拯救生命。

4月15日到达玉树灾区后,他们首先奔赴赛马场。当地居民称,一名3岁孩子被埋在废墟下,然而他们挖了10多个小时,也没有找到孩子,只是为老百姓挖出1500斤粮食和救出两名女伤员。这成为杨民一个心结。

昨晚8点,天池救援队的队员已在废墟上忙碌了10个小时,共从废墟中挖出4人,但均已经死亡,然而杨民等人并没放弃。

“我相信,汶川奇迹依然会在这片土地上重演。”这位四川人说道。

>>医生陈健“我知道望眼欲穿的感觉”

同样来自四川的医疗队伍,活跃在玉树灾区。

骨科医生陈健是四川省什邡市红白镇卫生院院长。因为在5·12抗震救灾中表现突出,他曾荣获“全国抗震救灾模范”称号。

4月14日当晚,来不及换下工作服的陈健,便赶往市内参加什邡市卫生局紧急会议。次日凌晨4时,包括陈健在内的31名骨干医生连夜启程,日夜兼程33个小时抵达玉树。

陈健回忆说,5·12地震发生后,他们卫生院有两人遇难,幸存的18人几乎每人家里都有亲属死伤,但在外界救援力量抵达之前,整个红白镇的医疗救援只能依靠他们这18人的“哀伤之师”。

他曾深切感受过灾民对于外界救援力量的期盼:“我知道望眼欲穿的感觉。”对玉树地震,他说自己义无返顾。

什邡市卫生局副局长、赴玉树灾区医疗救援队队长陈君贤说,经历5·12地震后,他们在紧急医疗救援和卫生防疫等方面积累了一整套经验,每个阶段该干什么,该注意什么,队员心里都一清二楚,“我们非常清楚灾区需要什么,缺什么,不仅能够帮到忙,而且保证不添乱。”

救援队副队长王宇是北京人,身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急诊科副主任的他,2009年10月由北京市委组织部选派,前往什邡挂职任卫生局副局长。

他说,汶川地震后,整个四川都在讲“感恩、奋进”,虽然现在什邡自身也存在困难,但只要其他地方有需要,就毫无条件地站到第一线。

“给北京人民带个好,但我现在是一名支援玉树的四川人。”王宇说。

>>志愿者四郎

“我的名字是四川人”

四郎是赛马场安置点内的一名志愿者。因无条件洗漱,他留起了络腮胡子。看似彪悍的他,对待伤员时分外温柔。他总是提醒记者小声说话,因为旁边有病人输液。

四郎不是他的全名,他不愿意说出他的名字,只说他是从四川石渠来的民间志愿者,“别问我的名字,你就写我是一名四川人”。

四郎居住在赛马场安置点的一个帐篷内,帐篷内空无一物。夜晚他就直接睡在地上。白天,帐篷就成了伤员的休息所在地。

四郎是在汶川地震发生后,才成为一名志愿者。他说,他总忘不了全国各地志愿者帮助四川人的画面。玉树发生地震后,四郎和4个朋友包车从四川石渠县前往玉树,“司机人也很好,只收了油钱,没要车费”。

四郎在赛马场安置点的主要工作是照顾伤员和维持秩序,虽然吃住困难,甚少赞扬,但他说自己很快乐。

除却民间的志愿者,四川石渠县官方也派出了共26人的志愿者队伍,队伍名为“太阳部落”。队员康松兰甲说,名字的寓意为像阳光一样给大家带来温暖。

这位1983年出生的四川小伙说,15日到达后,他们熬夜帮助灾民搭建帐篷。一次,他背送一名受伤的藏民,一旁的藏族小女孩一路表示感谢,虽然听不懂,但是很开心。

他不敢和家人说来了震区,但相信家人会支持,“四川人最感恩,我们大家都忘不了那次在天安门广场,全国人民一起喊四川加油”。

>>四川网民

“捎去8800万颗爱心”

源源不断的四川志愿者,在赶往玉树灾区。从民间到官方,一股由四川人形成的救援力量正在灾区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川省志愿者赴玉树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总协调袁雅逊告诉记者,目前四川志愿者的人数已达811人,这只是不完全的统计数字,而且不包括部分民间志愿者以及医疗救援等队伍。

袁雅逊说,汶川地震后,越来越多的四川年轻人成长起来,感受到肩上的社会但当。初见废墟,那些经历过汶川地震的志愿者内心会很纠结,“但这不是重点,感恩的四川人来这里就要做实事,要抓紧每一分每一秒。”

目前,四川志愿者工作主要集中在救援、安置、翻译、转运伤员等方面,寻亲服务也将马上启动。

百度四川贴吧的置顶帖《向玉树灾区捎去8800万颗爱心》,道出了数千万四川网民的心声——

“地震来袭时的山崩地裂、震后房倒屋倾的场面、失去家人的悲痛、牵挂人心的救援……这一切,我们似曾相识,仿佛就在昨天。”“带着8800万四川人民感恩的心,更带着在汶川特大地震中积累的精神财富和救灾经验,四川、四川人民,以最快的速度行动起来!”

四川人在玉树的故事,带给人们久违的感动。在四川网民眼中,“感恩”的背后蕴藏着一种特殊的精神力量,“是什么力量,将四川人民的心与灾区同胞紧紧相连?是伟大的民族精神,以及诞生于汶川特大地震中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这种内在于心、深入血脉且永久延续的精神力量,是我们战胜一切灾难和困难险阻的根本动力”。

记者手记

感恩与感动

2008年汶川地震后,我随同事到汶川灾区采访。一出成都双流机场,便见高高的标语牌“四川人民感谢你们”。去往灾区的沿路,也时常可见“四川人民不会忘记全国人民的帮助”“四川人民最讲感恩”的标语。

感恩的话语并非只是写在标语牌上,而是被四川人深深记在心中。汶川地震两周年尚未到来,青海玉树突然发生7.1级地震。我到达玉树县结古镇当夜,小镇狭窄的街道一片喧嚣,来自各地的救援车辆拥堵在一起。

在车流中,我突然在一辆救护车上看到阿坝州的字样,然后是四川什邡、四川绵阳等熟悉的地名,这让我心中一片莫名的感动。虽然百废待兴,虽然创伤在愈,但这些在地震中受损的城市,依然伸出了援手。一言九鼎、知恩图报,四川人值得全体国人尊重。

今天我们都是四川人,今天我们都是玉树人。今天的玉树人,也一定会在未来向其他的兄弟伸出援手。在玉树的四川人,在完成感恩承诺的同时,也在感动着中国。

本报记者王鹏

1983年   四川人   感恩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王鹏 肖岳 欧钦平   编辑: 印权斌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