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
我相信从抗震救灾总指挥不,包括各方应该思考这个问题,比如说要在海拔相对来说不是很高的地区,我举个例子,比如需要总的人数是一万人参加救援,恐怕面对青海玉树这样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所进行的地震久远可能就要投入一万三到一万四的兵力。多出来的三四千救援人员要干嘛?要轮岗,这个时候我们强调,我们到达了前方的救援人员,因为在72小时里头每一时间都要紧锣密鼓地工作,因为他们随时会成为被救援者,那样整个的救援力是急剧下降的。
主持人:
因为这次救援是在高原上进行,对于被救者和施救者来说,要面临同样的问题,就是如何在这次地震中,能够很好地生存下去。接下来我们来连线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的教官卢杰先生。
卢先生,你好。
卢杰(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教官):
你好。
主持人:
我们刚才说到有一个施救者的问题,因为到了高原他们本身有一个适应的问题,对他们来说,像这种高海拔,气温低的时候,他们应当注意点什么?
卢杰:
高海拔最主要的特点节是氧气比较稀薄,对救援人员来讲,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等一些症状。而且救援队员到现场之后都是长途跋涉,而且要进行重体力的搜救行动。
针对高海拔地区的救援行动,我想有几个方面要注意,一个就是在人员的轮休安排上,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我们平时可能需要5个人,我一个小组完成的行动,在这种高原地区,我们要适量地增加人力,平时在6到8个小时进行一次修整的时候,我们在高原地区可能要缩短时间。
主持人:
好,谢谢。
白岩松:
我这里要插几句话,因为今天直播开始前的时候,我紧急求救武警总医院的急救中心主任王立祥,因为上次汶川大地震的时候,他曾经帮过我们,包括林峰大夫。这一次他迅速给我发了一个像顺口溜一样的东西,在高原突然到哪儿,怎么去应对高原反应。
主持人:
你是指的是去救人的人?
白岩松:
对,去救人的人。要应对高原反应,因为相当多是从外面进的,而且非常急,没有一个缓解或者准备的一个过程。他给开了这样的一个处方,第一个吃五谷杂粮饭,这个我觉得很难。第二个穿御寒饱暖衣,我觉得这个要力争做到,因为气温非常低,他御寒饱暖之后,应对这种高原反应是有好处的。第三个睡告枕半卧位,我觉得这个比较难。第四个口服红景天,争取吧。皮下注射氧。尤其后两个,不打疲劳战,我觉得这个要多说两句。因为我们到了那儿之后,我相信所有救援人员在面对这样一种惨痛的局面的时候,都会一种发自内心的“我拼了”。但是要知道,有的时候不能仅仅是拼了,如果你能持续作战,你的救援能力会更强,千万不要让救援者变成被救援者。所以在这一块的时候总指挥部利用人员进行适当的调配,让他们不是打疲劳站,否则迅速减员这样一个情况就很难了。最后一个乐观好心态,乐观好心态并不是看到这样一个惨痛的局面乐观,而是说要拥有一种信心,我们一定能够一点一点快速帮着灾区的人们摆脱这种困境。所以我觉得加在一起的时候,这是可以应付高原反应。很多人恐怕要记着这一点,因为都是临时到那儿的。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白岩松
编辑:
黄镰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