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马世之:试析炎黄文化的发祥地
2010年04月14日 22:13中原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试析炎黄文化的发祥地

作者:马世之——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炎黄文化系指炎帝与黄帝两大部族共同铸造的一种远古文化,它是早期华夏文化的代称,同东夷文化、苗蛮文化齐名。炎黄文化发祥于何处?这是史家争讼不已的一个重大学术问题。有谓在陕西宝鸡,或云在山东曲阜、河北涿鹿、湖南酃县、湖北随州等地。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我们认为应在今河南嵩山地区及伊洛流域一带。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剖析。

一、少典与有蟜氏的居地

炎黄文化得名于炎帝与黄帝,炎黄二族是由少典、有蟜两大氏族部落裂变而来的。《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中国古代文献一般都把炎黄二帝说成“兄弟”,表明他们是同一祖先的后裔,后来分别成为姜、姬两部落首领。

关于“少典”的解释,自古以来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是炎黄父名,一说是诸侯国号。司马迁《史记》、皇甫谧《帝王世纪》等均主前说。晋郭璞注释《山海经?大荒东经》,论及“帝俊生黑齿”时,就已指出:“诸言生者,多谓其苗裔,未必是亲所产。”唐司马贞《索隐》始创后说:“少典者,诸侯国号,非人名也”。又按《国语》云:‘少典娶有蟜氏,生黄帝、炎帝。’然则炎帝亦少典之子。炎、黄二帝虽则相承,如《帝王世纪》中间凡隔八帝,五百余年。若以少典是其父名,岂黄帝经五百余年而始代炎帝为天子乎?何其年之长也!”此说极是。这里所谓的“诸侯”,并不是后世的“国君”,系指古代部落首领而言。远古时期,氏族部落与个人名字相互混淆,少典生炎帝、黄帝,是说这两个部族最初是从少典氏族或部落裂变而来的。“有蟜”是与少典相互通婚的氏族部落,有蟜的女子嫁于少典,因而又谓有蟜氏为炎黄之“母”。

少典与有蟜,是中原地区两个著名的氏族部落。少典氏又作小典氏,其上应有大典氏。“大典”未见史籍,可能因其“在位”时间短暂而湮没无闻。“从典字看,它与册字形象相似。典似乎是以竹册、木牍串在一起的简片,置于祭台上,供祭司、酋长们查看本氏族人员情况和记载祭神过程。假如这个事实存在的话,那么,少典氏可能是最早发明文字的人。不过仓颉发明文字,是刻于陶器上或岩壁上,而少典氏则可能是刻于竹木片上,用藤葛串连起来保存,比仓颉更早。疑仓颉是在少典氏创造文字的基础上加以规范化和形象化。所以典字后来被衍化为典册、典籍、典常、典型、典范等名词。由于竹木板很难保存至今,故一直未发现典的实物”①。从“少典”的取名,暗示彼时已有原始文字记录出现。

反映少典历史阶段的考古学文化,为距今七八千年以前的裴李岗文化。它是分布在河南省境内以嵩山地区为中心的一支早期新石器文化,1977年发现于新郑县裴李岗,以豫中地区为中心,分布于新郑、密县、登封、巩县、中牟、长葛、鄢陵、郏县、漯河、舞阳、扶沟、项城、商水、临汝、渑池、潢川、方城、淇县等地,共发现遗址五六十处。史称黄帝号“有熊”。司马贞《史记索隐》:“(黄帝)号有熊者,以其本是有熊国君之子故也。”裴骃《史记集解》引谯周曰:“有熊国君少典之子也。”皇甫谧曰:“有熊,今河南新郑也。”新郑及其周邻地区,是我国古史传说中少典氏生息、繁衍之地。因而在新郑发现裴李岗文化绝不是偶然的。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遗物中,在骨笛、龟甲和石器上均有刻画符号,其中个别符号形体,与安阳殷墟甲骨文的某些字形相似。这些刻符是仰韶文化陶器刻画符号的先声,从某种意义上讲,似可释为“典”的实物例证。

《国语?晋语》提到的有蟜氏,并非像后世人们所附会的那样是炎黄二帝的生身“母亲”。关于炎帝之母,《春秋纬元命苞》作安登,《帝王世纪》作女登;关于黄帝之母,《孝经钩命诀》、《帝王世纪》谓附宝,《宋史?符瑞志》作符宝,《路史》作符葆,音同意通,不闻为女登也。因而安登、附宝可能同为有蟜氏女,有蟜是与少典相互通婚的氏族部落。蟜字从虫,乔声。《山海经?中山经?中次六经》云:“缟羝山之首,曰平逢之山,南望伊洛,东望谷城之山,无草木,无水,多沙石。有神焉,其状如人而二首,名曰蟜虫,是为螫虫,实惟蜜蜂之庐”。蟜为蜜蜂类,有蟜氏应是崇拜蜜蜂的氏族部落。长期与少典相互通婚。

或谓蟜字取义于蛇虺及其夭矫之状,有蟜氏犹言双虺氏、虹霓氏,这同虹霓有首如龙蛇可以饮水飞天的神话相互参证。从黄帝的“诞生和死亡都可以看出他与‘有蟜’、‘虺虹’、‘璞龙’的密切关系……。蟜可以转化为双首蛇虺之状的虹霓。而虹霓正是女神、女性之象征(古埃及母神ISiS也曾化身为虹;古希腊之IZiS为虹之女神,她是天地之间的报信者,暗示她可以在天地之间“搭桥”)”②。

蟜与娇字通。有蟜氏或作有娇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氏族部落,自黄帝之前一直延续到夏代。《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说:“禹三十未娶,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失其度制……因娶涂山,谓之女娇。”女娇所在的涂山或称“三涂”。《左传?昭公四年》云:“四岳、三涂、阳城、大室、荆山、中南,九州之险也。”杜预注“三涂”云:“在河南陆浑县南。”汉陆浑县在今河南嵩县东北。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说:“今河南嵩县西南十里伊水北之三涂山,俗名崖口,又名水门者也。”闻一多《天问疏证》说:“涂山本即三涂,在今河南嵩县。”“三涂即涂山本地,在今河南嵩县。”顾颉刚《古代巴蜀与中原的关系说及其批判》也指出:“这三涂山大约就是熊耳山的东角。禹娶涂山,从禹传说的核心来看,应当在这一边才对,所以我以为涂山即是三涂山的简称。”

从少典氏与有蟜氏的居地来看,由其分化而来的炎帝族与黄帝族,早期分布地域大体上在新郑到嵩县一带。

二、“华夏”的名义

炎黄文化即早期华夏文化。中国古代华夏集团的主体系由炎帝族与黄帝族构成,“华夏”一词的由来,同炎黄文化直接攸关。关于“华”,不少学者认为,《周礼》和《国语》中提到的华即华山,古代华山就在河南境内,很可能即今嵩山③。或谓源自“华阳”。《史记?秦本纪》载“(昭襄王)三十三年,客卿胡伤攻魏卷、蔡阳、长社,取之。击芒卯、华阳,破之。”《集解》:“司马彪曰:华阳,亭名,在密县。”《正义》谓:“《括地志》云:“故华城在郑州管城县南三十里。《国语》云史伯对郑桓公,虢、郐十邑,华其一也。华阳即此城也。”华阳故城位于新郑县城北约20公里的华阳寨,平面略呈长方形,周长约5公里,城垣高4~8米,城内有许多古代建筑台基、墓葬、灰坑、水井,出土有各种陶器和铜镞等,是一座保存较好的周代古城。1975年,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秦简《编年记》,载有“三十四年,攻华阳”。年数虽与《秦本纪》相差一年,二者所记应是一件事。此“华阳”又可称“华”或“华城”。史称少典妃安登游华阳而生炎帝,其地同古华山不远,因而“华”的由来,可能同炎帝族的兴起地有关。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释命簋铭说:“华,地名。……在今河南省密县,西为嵩山,是夏族旧居,所以华即是夏,中华民族起于此。”

关于“夏”,章太炎《中华民国解》说:“夏之为名实因夏水而得,是水或谓之夏,或谓之汉,……本出武都,至汉中而始盛,地在雍梁之际。”汉水古称“江”,《史记?周本纪》云:“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这里所称之江,显然不是长江,而只能是汉水。诚如蒙文通先生谓:“汉水名夏,为楚庄王以后事”④。春秋以前,汉水尚不称夏水,因而“夏”之得名似与汉水无涉。

有谓夏是地名,在今河南禹州市。禹州古时盛产夏翟鸟,因此而称作夏地。桂馥《说文解字义征》引《本草嘉祐图经》云:“江淮伊洛间有一种尾长而小者为山鸡,人多畜之樊中,则所谓翟,山雉者也。”翟鸟又称作夏翟,夏翟在古代又单称夏。“翟鸟在古代曾称作夏翟,又单称作夏,……今河南禹县地区曾以翟鸟命为地名,则此地最早当称作夏地,后称作夏翟,至春秋战国时期才称作栎和阳翟”⑤。

有的学者认为,“夏”是族称,“夏人”本是“黄帝族”的诨号。杨雄《方言》卷一:“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物之壮大者而爱伟之,谓之夏。”《诗?秦风?权舆》:“于我乎夏屋渠渠。”毛传:“夏,大也。”夏可训大,远古时期黄帝族势力强大,故以“夏人”称之。“秦晋之地正与黄帝族相邻,他们用自己的方言称呼黄帝族为夏族,是完全有可能的。……正因为‘夏人’的称号逐渐深入人心,而原来的‘黄帝族’的称号却日益被人们所淡忘,于是诨号‘夏人’就慢慢成了真名字,代替了‘黄帝族’之称而流传下来”⑥。最早的“夏”或许是族称与鸟名,后来逐渐演变成地名,古代“夏”之地望,应在今豫中地区嵩山、伊洛一带。“华”字本来是个名词性的形容词,用作定语来修饰“夏”的方位的,后来却变成名词,与“夏”字构成叠义名词了。二者连称或分别使用,都能表示同样的意思。从“华夏”一词的来源,足以窥见炎黄文化的发祥之地。

 

<< 上一页1234下一页 >>
1986年   黄帝   姬水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马世之   编辑: 王尚喆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