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赴缅作战 没有军籍只有血色
2009年09月10日 10:07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核心内容:缅北丛林烽烟再起,逾万难民涌入中国境内。他们是曾在这片密林深处浴血厮杀的“老兵”,这里埋葬着他们的战友,也埋葬着他们血色的青春。

更多视频:我在缅北的日子,没有凯旋,没有墓碑

凤凰卫视2009年9月8日《冷暖人生》节目文字:

解说:2008年8月27号,缅甸政府军和掸邦第一特区果敢自治武装发生了激战,逾万难民涌入中国境内。果敢王彭家声下落不明。而9月1号又有消息说大量缅甸政府军又向佤邦第二特区开进,和自治武装对峙,内战一触即发。曾经以战乱、以毒品闻名于世的金三角烽烟再起。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讲,恐怕这只是发生在异国他乡的,我们在新闻里可以看到的一场冲突而已。但这片缅北丛林的战火却深深触动着一群老兵的心。说他们是兵,但他们的履历中,并没有当过军人的记录,但他们的确经历过血腥的战火。就是我们刚才说的这片土地,埋葬过他们的战友,也埋葬过他们血色的青春。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缅共快速发展和政府军抗衡,中国境内大批知青怀揣着一本描写切.格瓦拉的小册子,怀揣着无限参加国际革命的红色激情,穿越了国境,加入了缅共人民军。他们有的八十年代末才返回祖国,其中少数至今仍滞留在那异国热带的丛林当中。刚刚我们说的那场冲突或许就还有他们的身影。有人说他们是中国最后的知青,如今再一次因为战火而映入我们视野的这片土地,对他们这些人来说,恐怕有着太特殊的意义了。那是他们曾经浴血的一个战场,也是他们曾经思念的最特殊的故乡。

记者:这个裤子是部队上的?

康国华:真正部队上的军裤。你看,它的构成与众不同吧。

记者:这是在缅甸的时候的军裤。

康国华:对,我的腰带也是,也是部队上的嘛。就是说不管怎么样,这个毕竟我的经历、我的生命,已经融入进去了。

记者:现在还有向别人说起你那段历史吗?

康国华:现在不提了,因为提起来很尴尬,说不清道不明。在民众当中,总认为的话,当兵打仗,在战场上,像这样残废的那肯定都是很光荣的。所以当我把我的真实情况一说的话,都感到大吃一惊。

记者:怎么会是这样?

潘东旭:几乎没有过报道,没有人了解,没有人承认。

记者:讲到这些的时候,心里会觉得很落寞吗?

潘东旭:会的。当时就像《百年孤独》上面,那个马孔多小镇一样的。一阵风吹过了,曾经的喧闹,曾经的所有的东西,最后就只有那种,纷纷乱乱的那个羊皮书变成一些蝴蝶那种感觉。这个故事你只能自己说给自己听。

解说:没有人承认,也很少有人了解。但这个只能说给自己听的故事却是康国华和潘东旭生命中的最重。四十年前汹涌的红色激情,让他们走进了那片异国的丛林。他们根本没有想到,这片丛林,要用一生去走。

潘东旭出生于云南腾冲县,父母是小城里最早的一批右派。这黑五类的出身剥夺了潘东旭投身革命的权利。而出生在云南昆明,从小就想当英雄的康国华也有同样的命运。因为他是一个资本家的儿子。

康国华:当时我跟他们还辩论过。我说马列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的出身是什么?并非穷人。恩格斯,大资本家。列宁,他家出身律师。哪一个的话是真正的贫下中农出身?是真正的话是泥腿子?结果打了起来,三个人跟我打,结果被我打倒两个。当然最后我还是被他们,不管怎么说,好手难抵四拳。最终还是被他们打翻了。

潘东旭:我哥哥呢,是斗争我妈以后,他拿石头去砸人家的玻璃。人家白天打了我妈,晚上他就去揭人家的瓦片,弄得人家就把他逮住了,逮住以后就把他吊起来,拿那个铁丝拴着把他吊起来。我还记得,我妈去跪着求人家,我哥那个时候还很小的。那个铁丝,勒进这个手里面去,肉都勒破了,我哥就跑掉了。

解说:1968年12月,《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最高指示。知青上山下乡的大潮席卷全国。康国华、潘东旭积极报名,先后到了云南的两个偏僻山村插队落户。

潘东旭:村子里面有一个年轻的会计,开口闭口就说,你们是下来的话,接受我们劳动改造的,本来我们生产队粮食就不够吃,你们来了,是增加我们的负担。很失落,觉得很渺茫,跟理想,跟事业根本沾不上边。

正在加载中...

解说:广阔的天地并不广阔,而发生在异国丛林中的一场红色革命,却让很多倍感失落的知青再次燃烧了起来。1969年的一天,潘东旭已经失踪了一年的哥哥潘国英突然给家里寄来了一封信。

潘东旭:我哥哥就说,他现在是光荣的国际主义战士了。寄来了一个穿军装的照片,而且他特意穿的是解放军的军装的照片。就寄来,信上还特别嘱咐我母亲,把照片拿到革委会,给革委会的主任看。我母亲非常兴奋,把他照片拿着到处去给人看,说我儿子现在是国际主义战士。

解说:哥哥身着军装,英姿飒爽的照片,让年仅十四岁的潘东旭再也坐不住了。而这时缅北丛林中有一只红色人民军迅猛发展,革命如火如荼。很多知青已经越过边境投身到了世界革命的消息,在知青中迅速传播。

潘东旭:真的就好象是一个什么磁场,把你一定要往那个方向吸呀。那心里非常激动。因为我是属于社会主义的边缘人,干什么在国内都不可能。那么前途也是暗淡的,那个时候就非常说是,把自己去献身革命,哪怕是牺牲。用自己的热血,用自己的这种青春,去证明我是革命人。我母亲是右派,我不是右派。在国内你没有机会来证明,在国内没有机会。因为什么东西,所有的路都堵死掉了。

记者:那是唯一一个让你能够有机会证明你自己投身革命。

潘东旭:对。

记者:完成你理想的方式。

潘东旭:对,唯一的道路。所以义无反顾地就踏上了征程。

解说:不久,在一个知青点得知消息,16岁的康国华没有返回自己插队的村寨,冒着暴雨直接走向了那异国的战场。

康国华:真正真的话,是不问你的出处。真正看你的表现来评价一个人。那就只有这个战场,有一种悲壮的心情,就想起了荆轲刺秦王的那首,风箫箫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回。

解说: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成立于1939年几经沉浮的缅共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高峰。武装力量迅速增强,根据地也在不断地扩大。在鼎盛时期缅共一共控制了近十万平方公里,大概是二百万人口的土地。人民军达到了五万之众,成立了东北军区、中部军区、八一五军区。还有以克钦族为主的,一零一军区四个军区和政府军形成对峙之势。和中国毗邻的这片土地上如火如荼的革命,也吸引了一批刚刚从城市来到农村的知青的目光。炙热的革命激情让他们穿越国境,投入到了这场国际革命当中。对于这批知青的真实数据,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仅仅有些资料显示说1966年缅共武装大概是数千人,可是到了中国知青下乡的1969年,游击队人数就一下子激增到了近三万人。有一个曾经在人民军征兵站工作多年的老知青,他这样回忆,他说最多的一天曾经创造过日接待中国知青六百人的记录。

潘东旭和两个知青经过数天长途跋涉,来到了云南省潞西县境内的中缅边境。趟过勐固河走进了缅北的丛林。

潘东旭:再往前走的时候,立马就有知青兵就迎上来了。就来主动地来问你,你是哪个学校的?他要是认识你这个学校的人,他就主动告诉你,谁谁谁你认识不认识。很热情的。然后,中国现在怎么样?“文化大革命”情况怎么样?反正是相逢何必曾相识。

<< 上一页1234下一页 >>
1986年   1970年   余一卒   潘东旭   康国华   清灰   血色   军籍   知青   作战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刘延清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