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知青何守忱:在樟子松生长的地方
2009年06月10日 16:53凤凰网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大兴安岭的知青生活是艰苦的,但相对于那些筑路队和基层林场,建工处的知青又是幸运的。我们有稳定的基地,又在地区首府所在地,生活条件相对而言还算过得去。我们不甘寂寞,自己创造条件,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我们自己动手修建排球场,自己动手做乒乓球台;组建文艺宣传队,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后来上海、浙江舟山知青也陆续加入到文艺宣传队中来。我们排演“样板戏”选段,有“海港”、“红灯记”、“沙家浜”片段,还排过大型雕塑“收租院”。当时的宣传队主要是宣传文化大革命,宣传毛主席最高指示。记得我们还排演过一个新疆风格的歌伴舞叫“最新指示传下来”,那完全是一个通用节目。有时在演出中间,突然有最新指示播发了,这时演出停下来,观众和演员一起收听。我们把最新指示一句句记下来,背下来,广播完了,演出继续进行,最新指示就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在这个节目中出现,由此博得观众的一阵阵掌声。除了在处里演出外,我们还经常到其他单位和部队演出。我们身穿厚厚的棉大衣,戴上棉帽,在暮色中坐着敞篷大卡车,在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中,在茫茫林海中穿行几十公里到部队演出。部队礼堂很大,室内温度很低,演员穿的演出服又很单薄,部队首长就让战士们在台上放了四个大炭火盆,为演员们增添一些热量。最难忘的是在部队吃饭,部队倾其所有招待我们,大米饭管够,每一张餐桌旁边都有一位端着大菜盆的战士,常常是碗里的还没吃完,一勺红烧肉在不经意间又扣到了你的碗里。那种军民一家亲的情景真可以说是永生难忘。

我所在的架子工班,师傅是经验丰富的八级起重工,还有八个早于我们几年工作的年轻师傅,再有就是我们几个知青。记得有一次,一位张姓的班长,工余时到附近的生产队去“溜”土豆(即在现已收获完的土豆地里捡拾剩下的土豆)被生产队发现,自行车被扣,并要求单位派人去取,班长不想让单位知道,又急于取回自行车,于是,在大家的“忽悠”下,我就冒充了一回连指导员,陪班长来到了生产队,做了一番检讨,并表示回去后对班长的“错误”进行“严肃处理”,顺利地把自行车要了回来。谁知道这件事被泄露了出去,连里召开了批判大会,对我进行“帮助”,会议气氛即严肃又轻松,许多人发言,语言是文革式的上纲上线,但最后还是以“问题严重,情有可原”来结束。事后,指导员还单独找我,悄悄地说:“批评你是应该的。可反过来说,你不冒充我去要自行车,就他妈的得我去!”

还有一件荒唐事。同宿舍的几个知青,精力旺盛,晚间躺在被窝里没事闲唠,突然决定去弄一条狗来吃,于是立即行动,准备了几条绳子,钢管,趁着夜色朦胧,几个人在附近搜寻。不料,鬼鬼祟祟的行动被便衣警察盯上,拿出手枪逼着把我们带到了派出所,打电话要处里保卫干事取人,因打狗行动“未遂”,批评了一番,被放了回来。回到宿舍,大家觉得没抓到狗,又被派出所逮到,处里也知道了,真是“陪了夫人又折兵”。于是决定半夜再来一次行动,非要吃到狗肉不可。二次行动如愿以偿,真弄到了一条狗,于是剥皮清洗,在修理车间的炉子上,用水桶当锅,煮起了满满一桶狗肉,又把保卫干事找来,就着白酒,吃着香喷喷的狗肉,打了一次难忘的“牙祭”。当然,保卫干事“吃人嘴短”,关于我们这次犯的错误,他守口如瓶,再没有第二个外人知道。

记得71年左右,地区大俱乐部放映教育片、日本军国主义电影《啊!海军》和《山本五十六》,我承担了制作一块展板的任务。任务完成的不错,处里特意奖励了我一张票,使我得以先于其他知青先睹为快。赶上放映“样板戏”的时候,票源相当紧张,为了能早一天看上,我们就借来电影票,一看是用粉色彩纸油印的,上面盖着通红的大印。我们就依样画葫芦自己“制造”电影票。买来彩纸,找来钢板蜡纸,照票样刻好誊印。又找来钢板蜡纸,用小刀细细刻出图章,蘸上印泥盖上,弄得几可乱真。同宿舍的十几个人拿着自制的“电影票”,堂而皇之的都混进去了,从来没有被发现过。

知青王某,犯有轻度的精神病,时好时犯。犯病期间,处里曾派人看守,谁知,他趁半夜看守人员疏忽溜出,游走到了某部队门口,在神智不请的状况下硬闯大门,警卫哨兵在喝止不住的情况下,开枪将其击毙。在当时的政治氛围下,被定性为“反革命”。文革以后,家属多次上访,终于获得“平反”,摘掉了“反革命”的帽子。

在大兴安岭的四年里,我们还经历了中国历史上的几次重大事件,如庆祝党的“九大”召开、备战、“珍宝岛事件”、“九·一三”事件等。

1972年冬,经省政府批准,黑龙江省电力工业局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招收工人补充到电力系统,合江电业局(现佳木斯电业局)、黑龙江省送电六工区等驻佳单位得知在大兴安岭有一批佳市的知青,就特意到大兴安岭地区建工处商调,除去当兵、上学、在当地成家立业等原因以外,大部分知青都被批准返城。1972年11月15日,我们告别了生息成长四年的大兴安岭,回到了佳木斯,奔向新的工作岗位。

在大兴安岭的一千二百多个日子里,我们知青为大兴安岭的开发与建设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在那里我们贡献了最宝贵的青春和年华。那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那一条条伸向远方的公路、那郁郁葱葱的山林、那绿草茵茵的原野都留下了我们的热血、汗水和足迹。四年的知青生涯,是我们走出校门、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在社会的大熔炉中,我们学会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在老师傅的言传身教下,我们掌握了一门或几门技艺。艰苦环境磨练了我们的意志,教我们在困难面前永不低头。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它给我们以后几十年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注入了永不枯竭的动力。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何守忱   编辑: 刘延清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