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知青何守忱:在樟子松生长的地方
2009年06月10日 16:53凤凰网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作者简介:何守忱,佳木斯市知青。1968年12月上山到大兴安岭建工处,曾任架子工、宣传干事。1972年11月调入合江电业局,曾任抄表员、营业管理员、副科长。1985年通过成人高考考入东北电力学院管理工程系电力企业管理专业学习,1987年7月毕业。1988年11月调入鹤岗电业局任副局长、后任党委书记。高级经济师。2008年5月退休。

作者近照

1969年1月摄于大兴安岭

小学毕业和朋友合影,时年13岁

初中、高中的母校—佳木斯一大门。摄于六十年代初

从学校操场看佳木斯一中教学主楼。摄于六十年代初。

在樟子松生长的地方

何守忱

1968年12月20日,这个特殊的日子已经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记忆中。

这一天,佳木斯第一中学150名“老三届”和“新三届”学生,登上西去的列车,开赴大兴安岭特区(后称大兴安岭地区)建工处,开始了长达四年的“知青”生涯。

我的初中、高中都是在佳木斯一中度过的。1966年,我正值高中二年级。初夏的一天,我们正在郊区永安公社仁合大队参加“学农”劳动,听到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的“废除高考制度”的新闻。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了。1968年“复课闹革命”,学校又陆续招收新生,称为“新三届”。“老三届”按照当时的政策,少数成分好即所谓“根正苗红”的同学被分配到市里厂矿、企业,也有极少数同学参军走了。我因父亲是老中医,建国后家庭出身被定为自由职业者,属小资产阶级。父亲又以无党派人士身份任省政协委员,为“统战对象”,虽已于“文革”前去世,但在当时“血统论”盛行的时期,我自然没有分配工作的资格。摆在我面前的路只有上山或下乡。看到一批批同学分配、下乡,我心里也暗暗着急,苦挨下去,总不是个办法。正在这时,大兴安岭特区建工处来学校招工,听说是当工人,又挣工资,虽说那里条件艰苦、气候寒冷,但当时正是二十出头的青春年华,似乎一切困难都不在话下。

<<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何守忱   编辑: 刘延清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