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乐回忆《中国人今天说不!》
2009年05月08日 12:41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 【打印已有评论0

我们现在已经有五个频道,是频道商。下一步我们要在频道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我们内容经营者的地位。因为中国大陆目前已经有相当广阔的有线电视的空间,在最近两年之内每个地方都会有200多个频道的容量,那么如何把自己的内容做大,覆盖更多的频道,甚至可以为更多的频道作节目。就是说从单一的为自己的频道作内容的内容商发展到更大的市场范围和市场空间提高内容的供应商。这样我们的视野就不仅仅只是中国,将走向全世界,频道就不会只是目前的五个了。我未来的责任是要把凤凰做大。这个做大,绝不是盲目的。不是吹泡沫,而是要在精确的商务、财务计算中,注重数字的增长。成为“全球的华语电视台”,还需要3、5年时间,对此我们充满了信心。

记者:尽管这样,我们也要承认一个事实: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信息要么得不到及时充分的报道,要么得不到正确反映,要么信息的发布干脆掌握在西方背景的媒体手中。如何应对这种严峻形势呢?

刘长乐:你说得不错。近年来许多国家正在为改变这种局面而努力,其中最典型最成功的是阿拉伯的半岛电视台,华语媒体自19世纪后期诞生以来,一直没能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主流媒体。作为华语媒体人职业使命让我们感到压力很大,在华语权的争夺战中,为推动华语融入世界传媒的主流体系,我们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凤凰卫视与全球华语媒体互动,拉近全球华人的距离一直是凤凰的宗旨。首先包括拉近全球华人媒体的距离,加强和全球华人媒体的互动,为全世界的华语媒体提供服务的同时,凤凰也欢迎世界各地的华语媒体,特别是平面媒体。反过来利用凤凰这个舞台,传播他们想要传达的信息,从而构成立体的华语媒体传播网。

记者:您认为怎样加强彼此间的互动?

刘长乐:我认为,加强互动做法可以有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凤凰卫视现在覆盖东南亚、欧美、北非96个国家和地区。一些区域性的华语媒体的出现可以通过凤凰传播到全球更多的地方。像《有报天天读》受到非常热烈的欢迎,这个栏目也有不少的海外华文报纸进来,我们愿意和海外华文媒体报刊相互提供舞台。

第二,以往重大事件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住在当地的华文媒体会和凤凰连线报道事件的经过,使全球受众在第一时间了解事件的发生过程。我们欢迎更多的华裔媒体人成为凤凰的特约记者和特约评论员。

第三,凤凰和其他华人媒体搞的联合行动让大家就共同关心的选题进行共同联合采访。华语媒体的竞争日趋激烈,竞争促进了发展,但是无论是凤凰还是翡翠,无论是在欧美还是东南亚,一家或者几家的声音与强大的西方媒体相比都不足以承担华语媒体话语权分量的砝码。融入世界的主流媒体,发出华语媒体的强势之声应该成为所有华语媒体共同的追求。

身为凤凰人榨与被榨皆快乐

记者:您在言谈中好像总是不由自主地说“我们”,那是不是一种您和凤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那种深刻融入彼此的感情?

刘长乐:不光是我,所有凤凰的员工都一样的。所有的凤凰人都有这个集体荣誉感,他会时时刻刻为自己是凤凰的一分子感到骄傲的。

有一次我打完高尔夫球,就在街边的饭店和朋友吃火锅,结果一大帮人上来非要让我签字,又照相。我当时饭都吃不成了,就很奇怪地说,我不是主持人又不是明星,干嘛围着我照相啊?我的朋友就对我说,如果是其他台的领导很可能不会有人要求签名,但是凤凰已经成为一种品牌,一种时尚,你跟着沾光了。刚才你们开采访前我专门见了一位新华社老记者,他在阿拉伯做了七年记者,今年61岁了,非要退休来凤凰,他在国外看了整整七年凤凰,毕生的愿望就是能够来凤凰,我就成全他。还有一位人民日报的资深记者,近几年写了不少畅销书,他很欣赏凤凰的美誉度,想把自己的思想精髓奉献给凤凰,我也会认真考虑他的要求。

记者:曾经听过这样的一个说法:凤凰的老板把女的当男的使,男的当牲口使,您知道这么“骂”您吗?

刘长乐:有一次我带着曾子墨参加一个工作聚餐,我还挺得意地对一个银行行长说,我的员工说我把女的当男的使,男的当牲口使。结果曾子墨接过话说,老板您说得不对,您是直接就把女的当牲口使了。

记者:有一年凤凰台过生日,全体员工送给您一个礼物,打开一看,是一台榨汁机。但是他们似乎又被“榨”得很快乐。这是为什么?

刘长乐:凤凰的每一个人其实都被“榨”得很快乐。美国有一位心理学家分析,人的潜能被真正开发的只有7.2%,而另外的92.8%则在沉睡。“挖潜”,尤其是对人的“挖潜”将会产生巨大的效益。凤凰的奇迹就在于它朝着激活那92.8%的方向迈进了一步。

在凤凰是“一个人顶几十个人”。中文台、资讯台、电影台、美洲台、欧洲台加起来不过700人。凤凰不仅仅是一个电视台,最重要的是一个舞台,让每一个有梦想的人来圆梦,他有多大本事我会给他多大的舞台。我也有一个梦想,就是“引凤”让有潜力的人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很多人在原来的岗位上有十分热,但是只能发一分光。凤凰期盼的是,在这里你有一分热能发十分光。在这个大环境中,你自己“榨”你自己。像窦文涛,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做在电视机前主持“锵锵三人行”;还有杨锦林,更是没有想到自己会主持“有报天天读”这样的栏目,而且这个栏目现在很挣钱,每年做两千多万元的广告。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王永亮 徐蕾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