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败之责:慈禧、光绪帝及李鸿章谁都有责任
2009年04月01日 19:01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已有评论0

以光绪帝为首的抵抗派,及一些对国家前途越发忧虑的廷臣疆吏,对西太后、后党官僚和李鸿章等人,力图对日求和的屈辱行径,都极为愤慨。

原来的帝党官员志锐,首当其冲,在宣战后的8月16日,就公开具折参劾西太后的亲信孙毓汶。徐用仪和李鸿章。在这份奏折里,他以尖锐的言词,揭露了这些人“互相因应”,串通一气,“不顾后患”,以国家的前途为赌注,肆意抵制、破坏光绪帝组织抗战和试图整顿军政的努力。从而他愤怒地提出,必须“立将孙毓汶罢斥”(故宫博物院:《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丛刊(三)第38页),向西太后的核心进行了公开的挑战。国子监司业瑞洵,对清政府主和势力揭露得可谓淋漓尽致。他说,这些主和之徒,“似祖宗疆土可以不守,国家根本可以不固,……民生脂膏可以不惜,……天下后世,万口訾□均可置之不理,壹惟赞和局之速成,冀图旦夕之苟安,初不预计将来之祸变”(故宫博物院:《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丛刊(三)第154-155页),表露了满怀的义愤。从而,他们异口同声地呼吁,为了抗击日寇的进犯,必须迅速惩处李鸿章等对敌怯懦的官员。并且,有些人还大义凛然地宣告,宁愿“不避斧□之诛”(故宫博物院:《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丛刊(三)第63页),誓将乞降风顶住。从而围绕着和与战的问题,在清廷统治集团中又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交锋。

在战、和这个关系大局的重要问题上,光绪帝本人虽然在公开场合谈吐不多,但他的态度是明确的。这除了自宣战以后,从光绪帝又发布了诸如“扩充海军,慎选将才,精求训练”(赵尔巽等:《清史稿·德宗本纪》,中华书局平装本(四),第906页。)等诏旨来看,除说明他继续坚持抗战的立场之外,就是在议定和、战的关键时刻,光绪帝也确曾表明了自己态度。

11月21日,在日本侵略者按其预定的侵略计划攻陷旅顺军港的当天,美国驻华公使田贝便向总理衙门表示,他愿为中日议和充当“调停”者,并提出了停战议和条件。次日,奕、奕□即向西太后和光绪帝传达了田贝的意向。事实上,在此前田贝通过各种渠道已与李鸿章、奕等人进行了一系列的秘密活动,西太后、李鸿章已经了解到其中的底数。现在奕□、奕□作此举动,一为试探一下光绪帝的态度;另为他们决定议和作依托罢了。值此时刻,光绪帝却毫不含糊地指出,“冬三月倭人畏寒,正我兵可进之时,而云停战,得毋以计误我耶?”(翁同和:《翁文恭公日记》,中国 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四),以下简称丛刊,第515页。)表明坚持抗战反对议和。由于光绪帝对议和问题持以鲜明的反对态度,所以此后,对于策划议和的事,西太后及其亲信官僚,便索性背着光绪帝进行秘密活动了。

一些主战官员提出惩处李鸿章的要求,可以说,既反映了广大爱国官兵的愿望;也表达了光绪的心声。但是,孙、李是西太后班底的两大支柱。作为不操实权的光绪帝,他要采纳此见,谈何容易!虽然如此,在这个重要问题上,光绪帝也还表现了一定的勇气。于11月24日旅顺失守后,光绪帝颁谕申明“临事而惧,古有明训。切勿掉以轻心,致他日言行不相顾”。遂“以旅顺失守,责李鸿章调度乖方,褫职留任”(赵尔巽等:《清史稿·德宗本纪》,中华书局平装本(四),第908页。),给予了“革留摘顶”处分。对于李鸿章这样的人给予“革留摘顶”处分,显然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正当西太后依靠李鸿章进行求和活动之时,光绪帝采取的这一措施,也等于给西太后的求和活动泼了冷水。

正因如此,西太后也迅速地作出了反应。在光绪帝颁谕处分李鸿章后的第三天,即11月26日,西太后便下懿旨,指责瑾妃、珍妃“近来习尚浮华,屡有乞请之事”。因而便以“干预朝政”的罪名,将瑾妃、珍妃“降为贵人”(朱寿朋:《光绪朝东华续录》,第122卷,第23页。)。

西太后在惩罚瑾、珍二妃之后,又下令把坚决支持光绪帝抗战拒和的志锐发往边远的乌里雅苏台。

在此,西太后虽然还是采取了宫廷斗争的反应方式,但其用心却十分清楚,是想以此来镇慑光绪帝及其支持者,为其对日求和扫除阻力。显然,这仍是一场政治性的斗争。

就这样,西太后通过对以光绪帝为首的抵抗派施以上述种种的镇慑措施之后,到了1895年1月,她便背着光绪帝强行作出了对日求和的决定。1月14日,派户部侍郎张荫桓、湖南巡抚邵友濂赴日本广岛求和。表明西太后、李鸿章等人,预演多时的求和丑剧到此正式开场了。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孙孝恩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