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的那场考试:考生被“调包”的故事
2006年11月21日 10:48文摘周报投票数: 顶一下
相关Tag

考试是在1976年的12月里举行的。那年的冬天真冷,当天天又下凌,就是贵州特有的冬季天气:天上一边下着小雨,地上一边结成凌冻,走路不小心就滑倒。

我记得参加考试的人特别多,厂里派了两部大卡车,把我们满满地拉到市里的某所中学。开考之前,虽然天下小雨,那操场上,还是站满了人。可是大家看起来似乎还平静,有的三三两两,有的念念有辞,其实人人心里都有一种兴奋不安,每人都揣着一个秘密。跟我一起去的一个同学,瘦瘦的,像个豆芽,小小年纪,可是人家报的第一志愿却是北京外国语学院的国际政治专业。另一个年纪大一些的,《诗经》竟全都能背诵。说实话,那真是一操场的藏龙卧虎,是中国十年积累下来的人材精英呀。只是当时大家还没有这一份自觉。

遇到一个熟人,才知道这个考场竟有的是从四五十公里开外的083系统赶来的考生。083系统,那是军工厂,是林彪为了打第三次世界大战,将国防军工业迁往贵州深山老林的保密厂。我去过一次,很深很深的大山里,进去了就出不来。有一个女生,能歌善舞,周末从那里出来,到市里去玩,中途拦车,被司机强奸了,后来再也没有出来。类似的事情很多。我庆幸自己招工时没有选择去083系统。

考了整整两天,数学、语文、史地、政治。那年没考外语。中午,我吃了一碗米粉,多放点辣椒,因为可以抵御寒气,人一紧张,就更是怕冷。吃完就到邮局去,那里还有坐的地方,可以再抓紧最后的时间温温书。

考试本身不堪回首。除了语文和史地稍好,其他都很糟。语文,记得作文题是《大治之年气象新》,我一激动,写成了一篇抒情散文,感慨欷嘘,面面俱到,内容不知有多么空洞。出来追悔莫及。

数学,只记得有一题,是求一半圆形的面积,那个半圆形,像是一个教堂的窗子。我哪里会这类题,太难了,只瞧着那“窗户”发呆,冥冥中看到自己竟变成了一只鸟,如何从教堂的窗子里艰难地飞出去。这么多年了,这个图像还深深记得。

考完等待的心情特别漫长而焦急。中间不知有多少故事,譬如“调包”的故事:

同学W,本来考取了本科,却被换成了大专,他坚决不去读,打起了官司。

同学Y,上海知青。名字与当地教育局某官员的儿子,只有细微差别。也被调包了,上面故意出个差错,把她从一个重点大学,调到省内一般大学。她问:“是本科么?”答曰:“是。”问:“出来是干部么?”答曰:“是。”“工资是五十一块五么?”答曰:“是。”于是她就没有去打官司。

等到那个不打官司的Y同学毕业,当干部了;而那个打官司的W同学,还没有打赢他的官司,继续当他的工人。Y同学至今还庆幸她没有打官司。

考上大学后,好多年,我几番梦到大学毕业又回到那个阴冷的考场,回到工厂的车间里。知道这是梦,心里还呯呯乱跳。(据《文汇报》胡晓明/文)



   编辑: hunan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TAG:

    (*添加多个TAG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