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历史 > 正文 |
|
相关Tag | [文革] |
最近看到几篇有关活跃乡村文化生活的报道,禁不住想起小时候村里的文艺宣传队。我们村的文艺宣传队当时可以说是远近闻名。给当时浮躁、单调的乡村生活带来鲜有的笑声。这就是白乐镇(位于河北蔚县)三村(当时叫大队)的文艺宣传队。
宣传队最多时三十人,都是村里的文艺爱好者。他们白天参加生产队劳动,晚上排练节目,每晚给记几个工分。有演出任务时,才能占用白天的劳动时间。那时政治气氛浓厚,为响应“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号召,所排练演出的节目都紧密地配合了当时的各项政治运动。全国普及“革命样板戏”,他们主要排演了《沙家浜》和《白毛女》。
《沙家浜》的剧本很容易搞到,报纸上就刊载过;《白毛女》就不同了,《白毛女》是芭蕾舞剧,没有台词只有舞蹈动作。农村宣传队想排练芭蕾舞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那时县剧团不知从哪里搞来了歌剧《白毛女》的剧本,在西合营公社巡回演出很受欢迎。他们找到县剧团想借用剧本,被人家拒绝了。怎么办?宣传队里几个“能耐人”想了个绝招:“偷”剧本。他们事先安排好几个主要角色,晚上步行二十多里,赶到县剧团演出的地方,个人掏钱买票看戏,根据各自所担任的角色,记住人家的台词及一招一式。散戏后回家的路上,大家一边走一边对台词,回到村里,将台词整理出来后才回家睡觉。接连几个晚上,剧本便被完整地“偷”了回来。他们一边制作道具,一边加紧排练。道具、布景因陋就简,就地取材。服装自己动手缝制,八路军、新四军的服装染成灰色,国民党兵和日本鬼子的服装染成草绿色。手枪、步枪、大刀片是用木头刻的,几乎可以以假乱真。“开枪”时,演员一甩枪,幕后有人手持铁锤,向铁枕上的炸药片猛地一砸,“当”地一声,敌人应声倒地。戏中需有雷声,是让人猛地来回摆动一块双人床大小的铁皮,与打雷的声音惟妙惟肖。那时没有电(白乐是1971年通的电),晚上演出时就在舞台前吊两个蘸满煤油的大棉花球来照明,需要不时地添加煤油,后来买了两台煤气灯,效果就比棉花球蘸煤油强多了,但仍要不时地给灯“打气”。
当时全国都在上演样板戏及其电影,老百姓早已司空见惯。可是白乐三村的《白毛女》不同,它不是舞剧,有台词,演员的表演让人们觉得新鲜。除了《北风吹》、《扎红头绳》还是原舞剧、歌剧的韵味外,其他唱段移植了蔚县人爱听的蔚县秧歌调,所以大受欢迎,很是红火了一阵子。
随着形势的转变,这支宣传队于1972年被解散。(据《老照片》杂志 任建国/文)
编辑:
hun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