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辆国产车诞生三个月后 工厂被日寇占领
2007年08月03日 16:29文摘周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相关标签: [抗战] [经济]

上世纪20年代,国内的汽车都是价格昂贵的进口货。二十岁出头的张学良刚刚从海外留学回来,对这一点深有感触,决心制造中国自己的汽车。然而由于当时国内战争频繁,生产国产汽车还只是一个梦想。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内战一停,武器需求量随之减少,奉天迫击炮厂厂长李宜春等人建议化兵为工,利用厂里现有的设备生产民用品,并提出首先制造载重汽车。这建议正合了张学良多年前的心愿。

1929年5月,张学良将奉天迫击炮厂改为辽宁迫击炮厂。他将辽宁迫击炮厂结余的4万余元(旧币)拨出,作为研制汽车所用材料的试验费。随后又拨款70万元,作为国产汽车的试制和生产费用。工厂聘请了美籍技师麦尔斯为总工程师,并聘请国内外大学和专科毕业的技术人员担任工厂的重要职务。

当时国内无人能独立完成汽车设计,李宜春不得不采用仿制方法。1929年8月,李宜春从美国购进“瑞雷”号载货汽车散件。通过对汽车大量的拆装测绘和试验,李宜春已经初步掌握了汽车设计和制造技术。而后他又根据国内道路情况和实际需求,设计出两种型号的载货汽车:一为100型,载重量为3吨,适合道路条件较差的地区;另一种为75型,载重量2吨,适合路况较好的城镇。

根据计划,他们先试制一辆75型载货汽车。经过了两年多的不懈努力,1931年5月31日,国产第一辆汽车———民生牌75型载货汽车终于问世。该车载重量1.82吨,采用六缸水冷汽油发动机,65马力,前后轮距4.7米,最高车速为每小时40公里。

除发动机、后轴、电气装置、轮胎等用原车零件外,工厂对其他零件均进行了重新设计制造。当时有人做了统计:在全车666种零件中,有464种是自制的,202种是进口的(主要是发动机、电器件、精密齿轮、轴承等),“国产化”率高达70%。

民生牌汽车在国内引起很大反响。中华全国道路建设协会为纪念建会10周年,在上海举办路市展览会,向李宜春发出了邀请。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