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健吾暗托张学良 送毛岸英与毛岸青去苏联前后
2007年03月24日 13:14 】 【打印共有评论0
相关标签: [毛泽东] [张学良]


周恩来夫妇与毛岸英、毛岸青在苏联期间的合影

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是毛泽东与杨开慧的3个儿子。

毛泽东于1927年8月7日,秘密参加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后,即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从武汉动身,前往部署并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然后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在那里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农村革命根据地。

在毛泽东坚持井冈山斗争的同时,杨开慧则带着3个孩子留在长沙板仓坚持秘密斗争。

1930年10月中旬,杨开慧不幸被捕,同时被捕入狱的,有毛岸英、保姆陈玉英。杨开慧在狱中坚贞不屈,于同年11月14日,在长沙浏阳门外识字岭英勇就义,时年29岁。

国民党反动派湖南当局杀害杨开慧后,在“斩草除根”和“放小鱼、钓大鱼”两条毒计之间采用了后者,允许亲友保释毛岸英、陈玉英。毛岸英出狱后,被送到板仓的舅舅杨开智家,跟舅父母、外祖母还有弟弟毛岸青、毛岸龙一道生活。

自毛岸英来到舅舅家后,杨开智家门前屋后就有一些不速之客不时地探头探脑。

1931年1月初,正是大家忙着过年的时候,那些不速之客似乎也不像以前那样盯得紧了。一天傍晚,一个陌生人突然来到杨家。陌生人见屋里没有别的人,便低声问毛岸英舅妈:“你是李崇德吧,这里有给杨开智先生的一封信。”说着,便从怀中取出一个包得很严实的纸包递给李崇德。李崇德问他是谁,从哪里来的。对方只说了一句:“你不用打听了,这信已经转了好几道手了。”说完,便匆匆走了。

李崇德紧张地走到里屋,叫来丈夫杨开智,在油灯下急忙拆开纸包,取出信来一看,原来是毛泽民的亲笔信。当时在上海党中央机关工作的毛泽东的大弟毛泽民,得知嫂子杨开慧遇难后,感到三个孩子留在白色恐怖下的长沙,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随时可能陷入魔掌,不是被杀害,就是被用以要挟毛泽东。于是,经请示党组织同意,他亲自写信,要板仓的亲属将毛岸英三兄弟按信上规定的时间、地点和接头方法尽快送到上海,并嘱咐,如果过了约定的时间,就千万不要去了。

读罢毛泽民这封几经周折才转来的信,杨开智夫妇与杨老夫人向振熙,犹如在黑暗的深渊中见到了一线光明,为孩子终于跟党组织和他们的叔叔取得联系而感到万分高兴,但转念又想,心情又十分沉重。按当时杨家的处境和能力,要怎样才能万无一失地完成这个艰巨而重大的任务呢?当晚,一家人商议了一个通宵,最后决定,由李崇德担当护送的任务。

李崇德为筹措路费,并打听去上海的路线及沿途有关情况,事先去了一趟长沙。在长沙,李崇德拜访了几位杨怀中(杨开慧之父)先生的生前好友及同情革命的进步人士,得到了他们的积极赞助。回到板仓,李崇德便同向振熙一起为孩子们准备了简单的行李和物品。为了安全,他们将毛岸英改名为杨永福,毛岸青改为杨永寿,毛岸龙改为杨永泰。让孩子改口叫李崇德妈妈,教孩子以后不能轻易暴露自己是毛泽东的孩子。动身的头一天傍晚,李崇德把岸英、岸青、岸龙三兄弟带到了杨开慧的墓前,叫孩子们向他们的母亲行礼告别。她还详细告诉他们,他们的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是怎样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要他们记住这血海深仇,长大了为妈妈报仇。

<<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