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大后方》:讲述不一样的抗战


来源:凤凰历史

纪录片《大后方》力图说明的是:战争是客观的、残酷的,同时也是复杂的,我们常说“战争胜负在战场之外”讲的就是参战国的政治组织、动员能力,工业化程度、现代化组织水平、国民的文化教育水平、资源禀赋等等,这些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东西。

核心提示:纪录片《大后方》力图说明的是:战争是客观的、残酷的,同时也是复杂的,我们常说“战争胜负在战场之外”讲的就是参战国的政治组织、动员能力,工业化程度、现代化组织水平、国民的文化教育水平、资源禀赋等等,这些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东西。

凤凰历史讯:7月27日,在北京公共文化空间“杂志客厅”,12集纪录片《大后方》首次面对媒体内部试映。该片主创团队与三十家媒体的记者进行了交流。该片为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而作,将于8月14日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重庆卫视、重庆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

不一样的视角:展现一场全民战争

今年时值抗战胜利70周年,在应接不暇的各种抗战大片中,《大后方》能有什么样的新意?这是媒体记者最想知道的。

本次试映的第六集《一滴汽油一滴血》就给人一个别开生面的视角。故事从硝烟纷飞的战场,深入到支持现代战争的重要原料─石油,讲述了一个在战前几乎不产石油的中国,在战时如何艰辛地获得“输血”:

1100公里的滇缅公路、800公里的驼峰航线、2015公里的中印公路、3000余里的中印油管,相继承担了从英美及中东向中国输血的重任。但每一吨汽油运到中国,其运价已数倍于油价,更遑论为此牺牲的劳工、司机和飞行员。

与此同时,中国也试图用替代能源和自产石油取代国外输血,包括国产木炭汽车的研发和玉门油田的开发。而从甘肃玉门油田通过2565公里运送一车汽油到重庆,汽车往返需耗费2吨汽油,实际运送的油不过半吨。后来不得不采用古老的水路运输方式,先用汽车运到四川广元,将油料灌入羊皮筏子,再由嘉陵江沿江漂流,直到重庆。

正是通过这些与众不同的镜头,《大后方》将视角从前线回到后方,从战士回到民众,展示了一个真实的立体的中国所进行的全民战争。

与多数抗战纪录片着眼于战场不同,《大后方》更多地关注战争准备、战争动员、战略撤退以及武器制造、战场医疗救护、能源保障、教育与文化等此前少有影像触及的领域。

在战场之外, 兵如何调?粮如何供?伤兵如何救治?学生如何教?“大后方”是什么——是种粮纳税、送儿女上战场的农民;是为前线造枪造炮的工人;是在公路上运枪运油的司机;是为战乱中的中国提供一方可以摆放课桌的土地;是为胜利呐喊的舞台……大后方是和前线呼应的另一处战场。

不一样的底色:还原一场现代战争

总制片人、总导演徐蓓讲述了纪录片《大后方》的创作历程和思想底色——纪录片《大后方》的创作,本质上是一个还原的工作。“还原”,有两个层面的意思。其一,是还原“大后方”在中国的抗日战争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地位和作用。其二,是将“抗日战争”还原到它的本质:一场现代战争,我们是在讲述一场战争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要努力突破以前党派之见塑造的学术范式,从现代战争自身的逻辑及特征来思考大后方的历史。”

徐蓓还介绍说:“纪录片《大后方》从分集布局来看,前四集有非常明显的时间推进感,即退守——西迁——轰炸;5到10集按照大后方生产生活划分,即教育、交通、文化、工业、社会、救护等;从11集起回归时间推进。这样的布局,与中国抗战大格局是吻合的,从战争开始的动荡、逃亡到相对稳定的相持,再到最后走向胜利。”

主创团队认为,“别人讲过的少讲或者不讲,或者换一种全新的角度讲”,一场战争胜利的取得,民族大义与英雄牺牲当然极其重要,但仅靠精神与牺牲,中国赢不了战争。胜利,还需要智慧、谋略、妥协、忍耐,以及中国在风云变幻的二战大格局中的角色变化所带来的运气。创作者是否持有理性和学术的精神(而非感情用事),会决定影片的最终气质——“内敛的,深沉的,有节制的,不断在积蓄着力量”的一种气质,而这和当时“大后方”在抗战格局中的状态是相吻合的。

不一样的影像:你从未见过的抗战

此外,历史纪录片最大的魅力在于能用那个时代的原始影像,但对于那场战争,中国所存影像资料极少。为此剧组远赴美国、英国、日本、印度及台湾等地,寻访影像资料和讲述者。片中出现的多数影像资料,都是第一次与中国观众见面。

同时,《大后方》还搜集了部分日本人拍摄的影像资料,这些从日本人视角出发的镜头,也十分珍贵。比如,一个日本士兵反复装填炮弹的长镜头,把日本士兵作为军国主义战争机器一部分的人生状态展现出来,就非常震撼。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原《抗日战争史研究》杂志主编荣维木说:“纪录片《大后方》的可贵之处在于资料的收集,大量运用从美国国家档案馆、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影像资料,这些影像资料很多是第一次展现在中国观众面前,甚至是世界观众面前,这是一项很了不起的工作。”

南开大学青年学者贺江枫说:“纪录片《大后方》从影像入手、细节入手,在微观层面展现了中国与日本之间的那种巨大差距,这是多少文字都不能替代的。我们过去总是说中日国力有差距,但这样说很虚、不具象,从影片里就能看出,为一个小小的汽油运输就死了万千的中国人,这种具象的困难,有助于我们理解中日之间的差距,推而广之就是农业国与工业国之间的差距,正是由于我们在这部片子里看到了真实具象的差距,才能更深刻的理解中国抗战的艰难,抗战胜利的伟大!”

纪录片《大后方》力图说明的是:战争是客观的、残酷的,同时也是复杂的,我们常说“战争胜负在战场之外”讲的就是参战国的政治组织、动员能力,工业化程度、现代化组织水平、国民的文化教育水平、资源禀赋等等,这些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东西。

不一样的镜头:他们的故事

《国家人文历史》记者与总导演徐蓓交流时,谈到了这部纪录片的镜头语言,故事叙述有一种电影感。

徐蓓介绍说:纪录片《大后方》想展现的“大后方”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地理概念。把这个地理概念转化为一部纪录片,让人看得下去,需要一个载体,那就是人物。我们努力地对人物进行纵向挖掘,使每一集都有一位或两位主人公。比如,第一集《就是不要同他讲和》的蒋百里,第二集《向西!向西!》的林继庸和卢作孚,第三集《愈炸愈强》的李承干,还有第六集《一滴汽油一滴血》的翁文灏一家。同时,把“大后方”当中的形形色色:中国人,日本人,统帅、士兵、实业家、农民、小贩,当作一个个“人”描述,而不是事先冠以“英雄”、“敌人”、“友人”之类的角色或是讴歌,或是批判。只有这样做,我们才能更真实地反映他们在战争中的奋斗、忍耐、纠结、矛盾;才可能找到一些新的角度,去讲述这一段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的历史;才可能为这部作品、为“大后方”这段历史赢得尊重。只有这样做,这个片子才有点意思。

从8月14日起,每晚黄金时段,《大后方》将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重庆卫视、重庆电视台科教频道,每天播出一集约50分钟。

[责任编辑:刘涛]

标签:大后方 抗战 中国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