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抗战时期最大的广播电台 昆明广播电台发射台旧址披露


来源:云南网

谁都不会想到,这座山里隐藏着一座三层的钢筋水泥房,所有的建材全部来自国外。这就是抗战时期中国最大的广播电台——昆明广播电台普坪村发射机房旧址。

原标题:抗战时期最大的广播电台 昆明广播电台发射台旧址披露

抗战时期中国最大的广播电台——昆明广播电台发射台旧址首次披露

“山肚子”里的发射机房 可御五百磅重弹

发射机房铁门上方的五角星,是1949年后重新装修过的。云南信息报 记者 郭秋月摄

发射机房铁门上方的五角星,是1949年后重新装修过的。云南信息报 记者 郭秋月摄

当时的发射台隐藏在群山当中。

当时的发射台隐藏在群山当中。

拐进昆明水泥厂左侧的一条简易公路,眼前是一座不高但雄伟的大山。要不是几根突兀的电线杆,没人会想去涉足,它不属于探险者想要征服的高处,也没有游客们向往的美景。

谁都不会想到,这座山里隐藏着一座三层的钢筋水泥房,所有的建材全部来自国外。这就是抗战时期中国最大的广播电台——昆明广播电台普坪村发射机房旧址。

在抗战广播历史文化研究专家戴美政的带领下,昨日,发射机房旧址首次在媒体面前揭开神秘面纱。

历史的画面,在手电筒的照射下再次重现。身处迷宫般的发射机房旧址内,似乎能感受到74年前的繁忙景象:外面是肆虐的炮火,里面是机器的轰鸣。这里传出的每一个电波,都可能慰藉历经战火磨难的心灵。

厨房墙壁上的洞口通往发电机房

戴美政站在公路上,指着面前的大山兴奋地说:“这里就是当时的发电机房!”众人纷纷张望,却找不出一点蛛丝马迹,戴美政有些得意地笑了:“这里肯定看不到啦,是建在山里的,隐蔽得非常好。”

绕过围墙,走进敞开的大铁门,院子里堆满了各种杂物。一个妇女介绍说,这是他们老板的石材厂房。戴美政没有停留,径直往院子右上角的一间简易房子走去——那是石材厂的厨房。

厨房的一面墙上多了块木板。同去的文物管理所负责人用手一拽,木板轰然倒下,后面是黑乎乎的一个洞口。戴美政探头看看,随后让大家将手电筒打开。大家小心翼翼跟在他的后面,沿着狭窄的楼梯往下走。

出现在大家眼前的发电机房,顶部有7根横梁连接两翼墙体,底层有水泥立柱支撑楼层。戴美政介绍,该房间两层面积总计约120平方米,内室局部近年简单装修做杂物间使用过,但基本面貌未有大的改变。厨房的主人告诉记者,这个房间以前一直被认为是抗战时期修建的防空洞。前几年,有人不小心从厨房门口掉进去摔伤,出口就被封住了。

这么小的出口,怎么放进当时的发电器材呢?戴美政指着房间内一面凹进去的墙告诉大家,那里才是以前的大门,就面临外面的公路,“应该是机器全部运进来后才将大门封死,这样外面就什么都看不到了。”

当大家都在惊呼发电机房建筑雄伟时,戴美政笑笑说:“这不算什么,震撼的还在那边。”

隐藏在“山肚子里”的发射机房

戴美政口中的震撼,是指“山肚子里的秘密”——发射机房旧址。

发射机房旧址位于发电机房的左边,外面已经被石材厂房包围。戴美政带着大家一直走到铁门前,他拿出手中的资料袋,高兴地说:“你们看,一点都没变,铁门上的红五角星都是一样的,这是1949年后重新装修过的。”

作为抗战广播的研究者,戴美政早在2000年查找相关档案时,就知道当时的发射台建在昆明普坪村后山,“当时是全部用钢筋水泥建的,想着不会被破坏,但就一直没来找。”

虽然没有动身寻找发射台旧址,但位于昆明人民西路94号潘家湾省广电局宿舍大院内的两层老楼,却在戴美政的呼吁推动下,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而这两层老楼,就是和普坪村发射台同时建设的播音室。

“直到去年6月12号,那天刚好是端午节,我在家没事,就来到了普坪村后山找发射台旧址。我不找,现在就没人关注这些问题了。”戴美政有些失落地说。

他在后山上绕了很多圈,询问当地村民,大家都不知道。最后发现有栋五六层高的房子,想上房顶看看,但这个请求被主人拒绝。戴美政反复解释,说自己只是想寻找抗战时期的广播电台旧址。

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主人听后好奇地问:“你是不是要找石房子?在山肚子里的那个。”

标签:旧址 发射 主人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