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国际 > 正文
专访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夫人:14岁理想成为女首相
2009年08月24日 12:49南方人物周刊 】 【打印共有评论0

“媒体和它无情的同伙总是不留口德,说我贪得无厌、诡计多端、出尽洋相。我知道我不是圣人,我也会犯错,他们只是拿我当靶子攻击我丈夫而已。我出世就不顺,两个坚强的女人养大了我,我学会了辩驳。讽刺的是,在我矢志不渝的律师和法官生涯中,你总能听见我慷慨激昂地为别人辩护,但在个人生活中,我的心声却几乎无人倾听。当车在林荫道上缓缓而行,我突然精神一振,感到所有的顾忌都可以抛开了,我已经跋涉了很久,也学到了很多,时间已到,我决定为自己辩护一回。”

3个男友并驾齐驱

许多既了解切丽、又了解托尼的人认为,切丽远比她的首相丈夫更优秀。切丽当年就读的女校级任老师常自豪地说,“我一生执教,真正智力超群的孩子只遇到一两个,切丽便是其中之一。”

在大学修完法律专业后,切丽·布思就以全国第一的成绩通过了诉讼律师资格考试,并加入了著名的伦敦律师协会,她职业生涯中经手的许多人权案件,都成为同行以及后辈学习的范例。

14岁时,少女切丽的理想是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女首相,她对政治抱有浓厚的兴趣,年仅17岁时,便加入了工党。但是她的理想很快落空,因为“被撒切尔夫人抢了先”。

但她还是在43岁的时候入主了唐宁街10号,只不过是站在一位男人身后。这男人曾经是她担任实习律师时的竞争对手,但后来成为了她的丈夫。

他们同时在名律师德里手下实习,德里只能留下一名实习律师,一开始,他选中了布莱尔,但切丽来面试以后,他又改变主意,收下了切丽。当年的律师界,女律师的比率是16%,前一年是9%,再前一年更少得可怜。切丽上大学时所使用的法律教材——1973年版《学习法律》干脆告诫女性不要成为诉讼律师,教材写道:“男人做诉讼律师,难;女人做诉讼律师,难上加难。”

布莱尔很快对切丽展开了追求,一起在朋友家吃年夜饭,一群年轻人饭后玩用下巴传气球的游戏,布莱尔总把气球传给切丽,“一次他传球给我时,我不知闻到了什么,或许是他皮肤的气息……那一刻,我第一次没有把他当成竞争对手。”

而当时的切丽还脚踩几条船,在平行的男友间犹豫不决,托尼·布莱尔只是备选之一。“我的生活中,3个男友并驾齐驱:托尼知道约翰,不知道大卫;约翰知道大卫,不知道托尼……”

没有你死我活的摊牌,3个男人只是先后在切丽的寓所遭遇到了情敌,托尼坚持到了最后,他足够冷静,有钢铁般的意志。而切丽也逐渐认识到,她与托尼有着相同的抱负,并且不会互相厌倦。

1979年,两人结伴出游意大利,租了别墅度假,旅程结束前,切丽跪在地上,埋头奋力洗刷马桶,托尼·布莱尔忽然走到她身后。

“你看,切丽,我们是不是该结婚了?”

于是,她就那么跪着,答应了他的求婚。

说服托尼做的最后一件事是戒烟

跟出身于律师家庭的布莱尔不同,切丽的父亲是英国上世纪60年代的著名影星托尼·布思,父亲才华横溢,但风流成性,在切丽很小的时候就公然抛弃了她们母女。

那是个等级观念森严、道德风气保守的年代,报纸上常常刊登父亲的新欢新子女,而周围的孩子则无情地耻笑着这个不道德的家庭,寄居在奶奶家的切丽瘦骨嶙峋、郁郁寡欢,只能用大量的阅读排遣寂寞,她爱上了《呼啸山庄》里阴郁暴躁的希思克利夫,就因为他是个一心复仇的利物浦孤儿,要向这个不平等的世界讨回公道。

也许阶级确是人类最深的烙印。“在我之前,托尼的漂亮女友们都很挑食,我的好胃口让他大开眼界。‘可能是阶级原因。’他说。他什么意思?我想,我一个工人女孩,我们掏钱买了这些饭菜,怎么能浪费,像大小姐一样挑挑拣拣,对我来说,如同犯罪。”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蒯乐昊   编辑: 霍吉和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