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丽君与大陆新音乐运动
2008年07月08日 14:20 】 【打印

戏痴、歌后与做人

关于邓丽君对中国大陆通俗文化正、负面意义,自有社会学者去作认真的厘清。尽管一些“上流”品味的文化人自认为早已超越了鉴赏流行音乐的“初级阶段”而对邓丽君大撇其嘴。但是,历数歌坛春秋,还有那一位歌星是被在不同的政治生态及文化圈里生活的各部中国人所一体认同的?恐怕除了周璇,就只有邓丽君了。

作为一个大陆人,我对邓丽君的个人轶事所知甚少,但有一个清晰的印象就是认认真真地唱歌,清清白白地做人。这原本是大陆一部电影《舞台姐妹》中主角的人生宗旨,那位越剧名旦认真唱戏,清白做人,一直把这座右铭带进了“新社会”。岂料这部电影后来被打成“大毒草”,关键正是那两句话,毛时代的治世与治人要的是彻底的“思想改造”,什幺叫清清白白做人?!

由此也想到电影《霸王别姬》。张国荣饰演的程蝶衣是一个十足的“戏痴”,只知演戏,不知别的。这样的人中共怎能容他?他的悲剧命运早就注定了,能拖到文革已是奇迹。在“现场批斗会”那场熊熊烈焰中,我们能看到的是人性的最后裂,人的尊严的最后毁灭。

邓丽君要是生活在同一政治环境下,她又怎能逃出劫数?诚然,生活在另一种人文环境中也要坚执很多道德操守。我想,邓丽君在这方面可为海峡两岸的艺人的表率。做人的标准无须高入云端,她勤恳敬业,诚挚待人,这就够了。她去不去大陆演唱,也无庸往政治上拉扯。倒是她最基本的道德底线令我感佩万分,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和援救的爱心。这些好象绝大多数人都应该有的情操,邓丽君能真诚地、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就象她的歌声那般明澈纯真。

可叹的是有的人或许有着同样的感触和情怀,却闪闪烁烁地藏着掖着,顾左右而言他。又或者,他们根本就没有最起码的良知——不管他们生活在大陆还是在海外。

认认真真地唱歌,清清白白地做人。这就是笔者献给邓丽君的挽词。它可能失之平凡,然而,只有邓丽君才配得起。

<< 前一页1234567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彭婷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08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