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0计划始于1982年 外形设计未借助国外力量
2007年01月01日 12:15投票数: 顶一下

 


中国空军歼-10战斗机双机起飞 谭超摄

为确保数字式电传飞机的设计成功,新机研制必须建立一个系统试验环境,全面验证检查飞控系统各项性能指标、控制功能,这个试验环境就叫“铁鸟”试验台。时任专业组长的杨伟承担了项目负责人的重任。1996年3月的一天,“铁鸟”台试验成功,为后来确保日后歼10战机首飞成功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极具风险、技术难度巨大、最令人担心的数字电传飞控系统成为最让试飞员放心的系统。纵览世界,许多国家在电传操纵系统的研制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美国F-16、瑞典JAS-39等先进第三代战斗机及美国F-22第四代战斗机的研制过程中都发生过由于电传操纵系统故障带来的坠机事件。唯有中国的歼10,在整个项目研制过程中,从未发生过任何一起由电传操纵系统故障造成的坠毁事件,可见在先进飞控技术领域,我国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面。

歼10飞机是一个跨时代的航空产品,其研制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歼10项目的研制过程中,我国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和前沿技术,由此在增加技术风险的同时,也提高了技术集成的难度。为此,成飞及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引入了新的科学管理手段,采用自上而下的设计形式,把飞机战术技术要求逐层分解落实的各系统和子系统,通过技术协议、技术规范等方式严格定义子系统与系统、系统与主机的接口关系,最后再在飞机机体平台上进行有机集成。通过各种先进系统和新型产品的综合集成,歼10在总体与局部上共同创造了国内航空技术的新高。歼10的研制过程中,攻克了包括国内首次研制多功能火控雷达、自适应电子对抗、机载分子筛选氧、高机动防护救生、四余度不间断供电、数字式燃油测量、高效环境控制等一系列难题。同时,为了提高整个项目的研制效率,歼10飞机在研制过程中大量仿真实验,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对各项系统进行检测,减少了空中试飞的次数和危险性,降低了研制成本,提高了研制效率。

中国空军是一支年青的队伍。中国的航空工业基础薄弱,资金有限,技术储备力量不足,这些都是制约中国空军装备发展的重要因素。值得庆幸的是,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航空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的航空工业已摆脱了仿制生产前苏制战斗机的老路子,逐步具备了自主开发、研制现代化战机的能力,呈现出蓄势待发的势头。歼10飞机的研制成功,实现了我国军机从第二代向第三代的历史性跨越。标志着我国已经跻身于少数几个能够研制先进战斗机的国家之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歼10飞机研制成功并形成战斗力,是我国在攀登航空科技高峰征程上迈出的重大一步。歼10系列飞机的发展,特别是再创新研制的飞机,标志着我国研发生产第三代战斗机的战略部署取得重大突破。可以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空军的战机将会立即跨入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

纵观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基本上走的是小步快跑,边引进先进技术、边自行研制进行技术储备的路子。其中取得了不少成果,也遇到了很多曲折。国产FC-1“枭龙”和歼10战斗机就是中国航空工业的骄傲。这两种新型战斗机已达到了世界第三代战斗机的先进水平,而歼10甚至具备了世界三代半战斗机的先进水平,性能十分优良。但是,世界战斗机已开始向第四代战斗机的方向发展,对中国航空工业来说,要整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仍有一段艰难的道路要走,可谓任重而道远!(《航空世界》 张宝鑫)

« 前一页1234后一页 »
   编辑: hunan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TAG:

    (*添加多个TAG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