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温铁军:李昌平的悲剧和胡温的难题
2007年03月03日 15:28投票数: 顶一下  【

刚才你们书记说我走过30多个国家,其实开会交流那只是一般的,都是会开完就走了,下基层了。我到很多发展中国家去,也是下基层的。去年七月份我在巴西,就专门去年大城市的贫民窟,今天我们讲城市化,回来后我向领导同志汇报,我就说,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是靠大城市周围贫民窟来实现的。如果我们现在盲目地说要加快城市化,而没有其它措施,那中国可能也要靠贫民窟来搞城市化了,我请问这个贫民窟我们是要还是不要,如果你说要,我接下来的第二个问题,贫民窟那就是黄赌毒泛滥,黑社会控制,没有法制可言,你要还是不要?问题根本不在于你想不想加快城市化,而是城市化经验过程是什么,理论上你可以讲,大规模动员农民进城,然后把农村的土地私有化卖掉到城里去,卖土地能卖多少钱,到城里你还不是贫民吗,如果我们国家的城市化也象其它国家发展那样,靠大型贫民窟来加快城市化,其结果就是动乱。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印度的孟买,孟买也是老的殖民城市,也是曾经被称为东方明珠的大港,现在上海发展那么快,为什么孟买落后呢,看上海大拆大建,短短几年就搞起了浦东,孟买也搞,上哪建,孟买到处是数百万人规模的贫民窟,而且它土地是私有化,贫民在城市只能搭棚子临时栖身,只能沿铁路、沿公路或沿公园附近,那是公有土地。所以在孟买街头,连十字路口警察站的地方,都有沿墙搭的破纸板、破铁皮的棚子,那叫什么市容啊,那叫什么投资环境啊,孟买它也要发展,要把铁路改成双轨,要提速,那你动一动两边的棚子试试,几百万人起来了跟你干,发展下去就意味着动乱,但它不改善基础设施就没有投资,这不是两难局面吗?结果孟买动用警察去拆棚子,引发了动乱。

我说中国好就好在不象那些发展中国家,但我们就是很快速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朱老板在台上把中国的高速公路一扯,就扯到了世界第二,象扯面条一样,但你知道这高速公路占多少地吗?过去一直不批就是因为大量占用耕地,朱总理这么一扯就扯出一系列圈地运动,造成今天许多高速公路说是收费还贷,实际连还农民的占房款都还不起的,矛盾一直扯沿路都发展成了工业带,第二波圈地运动又起来了。这样搞没有印度孟买的那种烦恼,一闹保不准就是民权组织抗议。中国这样的事情少得多。但是你过分啊,一年占3000万亩耕,连粮食安全都保不住,还在嚷嚷招商引资行吗?所以中央改了。

每一届三中全会都是新一届政府搞政策的会议。一中全会成立决定中央人选,二中全会决定国务院的人选,三中全会就是新政府决定政策。懂政策就要懂三中全会。十六届三中全会响应十六大,全面奔小康,导向是放弃追求GDP,提出综合增长,可持续发展和五项统筹。特别是五项统筹立即引起社会各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结构的复杂反映。首先是大多数地方官员不理解,你不是讲发展是硬道理,怎么现在又不提了呢?中央讲的是综合发展,没说不提;再说你改变了GDP指标,理论界也说GDP是个好指标,大部分人不接受,没有指标,没有考核,所以一时半时转不过来,2004年中央宏观调控时,我到各地去调查,90%以上的干部、知识分子、企业不理解,只有少数几个地方跟得很快,甚至对宏观调控持敌视的反对的态度。

去年七月份我调研了一些地方后,中央召开专家座谈会,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们,还有几个专家坐在中间,两边全都是各部委的负责人。请的七个专家,我也是一个。到会的专家至少一半对宏观调控持否定态度,我直截了当:总理啊,据我在各地调查,不同意见在各地是普遍的。我说我建议一方面加强宏观调控,一方面对地方的发展要求要采取给出路的政策,不能卡死,卡死就理不顺。最后总理讲话,说我知道认识不统一,我认为是正常的,我现在有信心了,到两会的时候,我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案。他当时还是比较坚定的。果然,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你们年电视可以看得到,台上温总理的声音非常响亮,对于去年的宏观调控作了许多评价,那边中央电视把我叫到他们的直播室,搞两直播,不经过任何领导审查,我说什么就直接播什么,搞了一天,就是评价两会开幕,对今年内的宏观问题如何分析,对政府报告如何评价。

从这些调查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90年代以来的单纯追求GDP的增长,已经被2002年中央十六大以来的一系列重大战略转变给改变了,接着我们说三中全会强调的综合发展、五项统筹到2004年初,就变成了科学发展观这种新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同时很多人依然是不理解,普遍不适应。这是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后的重要指导思想,因为大家不理解,所以召开了省部级领导干部的研讨班,在中央党校,由曾庆红同志主持,温家宝总理作长篇报告,畅述科学发展观,统一党的高级干部的思想。

但是经济发展是有规律的,他不可能是省部长在中央学校一表态各地就跟着转变了。所以2004年中央的另外一个措施就是加强宏观调控。在两会上中央政府提出的具体都有极大的下降。比如说经济增长,2003年经济增长是9.6,2004年提出7%,投资增长率和进出口等都有下降,这些表明中心明确地要压速,领导讲话中很清楚,我们要剔除经济增长中的不健康因素,要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往的经济增长是粗放型的,造成的社会矛盾太严重。

2002年温家宝就说过,离全面小康这个大目标实现还有整整18年,我看重点难点都在农村。接着2003年一月份,中央召开农村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就强调“三农”问题是我们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上头热,各部委、基层继续是凉,当时中央拟将公共开支重点下投到县以下基层,但是中央这个文件各个相关部委不签字,不同意,最后快要开会了,文件出不来,胡锦涛同志当时带领在家的常委以示中央重视三农问题,他在政治局会议上说,这个文件不必再讨论,我拍板,就这么定。按说中央总书记一把手拍板的事情,就象李昌平在他所在乡一把手拍板了,执行吗?

   编辑: 张帆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TAG:

    (*添加多个TAG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