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这不算“见义勇为”?
至今,4名遇难少年仍躺在冰冷的殡仪馆中,孩子家属认为他们为救人而死,应授予见义勇为的荣誉。“孩子躺在那里6天了,我们想让他们走得安息一点。”
当地政府一名负责人表示,“这需要通过相关部门的程序确认,但我们初步认为这种情况应该是互助互救的行为。”
对此,广东中泽律师事务所周玉忠律师表示,依据《广东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规定》,他人溺水遇险施手相救,是“不顾个人安危和可能带来的自身损失,救死扶伤”行为,应属“典型的见义勇为行为”。
“条例并没有规定,被救者一定要获得实际效益”。周玉忠称,见义勇为正是体现人性光辉的一种互助互救行为。
他认为,广东省对于见义勇为的认定和保障规定是比较合理的,“只要是在法定职责之外,为同侵害国家、社会、集体利益和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行为斗争或者在排除治安灾害事故和自然灾害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都可以认定为见义勇为。“这对于鼓励人们多做善事,形成好的社会风气是很有帮助的。”
他还表示,目前各省对见义勇为的认定规定不一,有必要就此问题,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统一立法。
忆故人
●董木蓝
“从小伏在我背上长大,说没就没了……”董木蓝60多岁的奶奶几天来都没有进食,思念着挚爱的孙子。
一个月前,16岁的董木蓝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雄市最好的高中。董木蓝从小品学兼优,体谅父母,热心助人。读初中时,看到同学被车撞伤,董木蓝主动背起来往医院送,“回家后满身都是血”。“我们从来不会同意他去游泳,也不允许到危险的地方。”父亲董长江说。
弟弟自小右眼残疾,得到哥哥很多护佑,“他老是对我说,不要轻易到水库、河边玩,一定要注意安全。”
●赖日明
而董木蓝家对面,赖日明的姐姐赖陈香,辞掉了在佛山顺德的工作,回到家中,安抚父母。父亲赖仁光是当地有名的木工,手艺精湛的因子也遗传到儿子身上,“出去做木活,他给我当助手,一学就会,常赢得乡亲们的称赞。”
读高中后,赖日明对平面设计产生了浓厚兴趣,为此5月份父亲专门给他买了电脑,“只要肯学,花多少钱我不在乎。”姐姐赖陈香说,由于弟弟从小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学习特别刻苦,梦想着一天考入大学,走出农门。
赖日明和董木蓝从小一起长大,称得上“铁杆发小”。一张初中毕业合影上,两人搂在一起,笑意盈盈。赖日明家中电脑上,两个手柄放在电脑桌上,“出事前一天,两人还在这里打游戏。”父亲赖仁光说。
●叶深德、赖雄峰
两人均为家中最小的孩子,各有两名疼爱他们的姐姐。“我们一家在外面打工,孩子是回去陪奶奶过中秋啊…”赖雄峰父亲赖荣东悲怆地说。
各抒己见
救人吧说是逞能,不救吧又会说无德,难!
福建网友
孩子的心是干净的,不熟悉水性的情况下就跳入水中,这是出于天性的呼唤,那一刻,他们都没想到自己。
网友“从容”
有勇气没有生存能力,既让人佩服又让人感到悲哀。现在的孩子都是好吃好喝,父母要求的只是好好读书,其它一概不会。
网友“青山流水”
游泳应该从小学做起,学校要增加游泳教学项目,以预防日后应急。
新浪广东网友
我熟悉的一位体育教师朋友,竟然不会游泳。如果学校的体育课开设了游泳,也许不会这样遗憾。
网友“漫游在川北”
中小学教育就应该加强游泳教学,“这是生存能力教育,应该作为基本考察项目。”目前,国家教育改革已经注意到了培养学生能力的问题。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
见习记者赵洪杰 本报记者胡念飞 谷立辉 实习生汤凯峰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作者:
胡念飞 谷立辉
编辑:
李志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