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亮亮:中国支配论或成西方解读中国新主流
香港《大公报》7日刊出何亮亮的文章说,当前西方学界及境外媒体对中国的评价重点逐渐从“中国威胁论”转为“中国责任论”,也有对“中国模式”的不同解读,出现“中国支配论”。英国学者马丁·雅克的新著《中国统治世界:中央之国的兴起与西方世界的终结》引起西方读者与舆论兴趣。
雅克基调冷静而客观,或许这种“中国支配论”就成为西方又一波对中国解读的主流。
文章摘录如下:
当前在西方学界以及境外媒体对中国的评价重点,逐渐从“中国威胁论”,转为“中国责任论”,也有对“中国模式”的不同解读,出现了“中国支配论”。
迄今为止许多关于中国的新书或论文、评论,总还是停留在以西方标准论断中国的层面,结果其结论往往是“令人沮丧”的,因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不符合西方一般的标准,例如市场经济必然导致西式民主选举制度的推行之类。在“金砖四国”中,一般西方媒体最喜欢的还是印度。
中国成功实现复兴
然而这些西方论者重视中国的程度超过印度,原因也很简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主要经济体,而且在政治方面特别是作为一种“模式”的影响,也大于印度。中国不是像苏联那样作为西方的对立面和挑战者而出现在世界舞台,而是以自己的方式对外开放、参与全球化进程,从而成功地实现了复兴(这是一个长期的进程),这是西方论者最困惑的地方,他们无法以西方的理论来分析和解释这一重大的历史现象。
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威胁论”一度甚嚣尘上,其代表作是美国华裔律师张家敦的“中国崩溃论”和日本学者中岛岭雄的“中国分裂论”,然而他们的预言都未能成为现实,中国反而以他们无法理解的速度在继续发展,并且以2008年成功举办奥运会,向世界展示了古老中国的中兴。
于是,关切这一趋势的西方论者─不管出自什么动机─多已不再用“中国崩溃”这样虚拟的伪命题作为出发点,因为,这样做很简单,很省事,但是毫无用处,无论是对政府制定对华政策还是工商界展开对华贸易和拓展商业,都是毫无价值的。
美国前副国务卿佐利克在2007年提出中国应该是“利益攸关方”,此一主张逐渐成为美国官方口径,也在西方舆论引起共鸣。中国并不排斥这种主张,却也没有随之起舞。
去年以来一些美国学者又提出“G2”论(美国中国二国集团主导世界),但中国官方明确拒绝这种提法。一些西方论者开始强调中国对国际社会的责任,往往是赋予中国与实力并不相称的责任,或是老调重弹,以西方发展的模式或印度的例子敲打中国,这实际上是中国“被责任”,不过,这种战术还是没有奏效。从“中国威胁论”到“中国责任论”,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变化,或许也是一种进步。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新闻周刊
编辑:
张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