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声扬:我们继续《时事开讲》,温总表示中国的教育需要大胆改革,但是中国最大的,最需要改革的人才问题,究竟是什么,我们来听听您的意见。根据我们凤凰网调舆台的调查结果呢,就照刚刚邱先生你提到的这几个,一般人才多,杰出人才少,这几个选项大部分将近50%的人认为其实是读过书的人太多,但是会思考的人太少。
但这边我们要特别注意,我们还多加了一个选项,谁敢说中国人才有问题,竟然也有人投票,认为中国人才并没有任何的问题,我们再看网民的留言,这个网友“shanyalin”说“应该把素质教育贯穿到中小学当中,比如说文明教育、基本法制教育、常用交通规则教育等等”,交通规则还需要人家教吗?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一个留言“尤其是基础教育,应该从幼儿园、小学就开始引导学生体会和思考,而不是告诉我们答案”。再来,“说得多,做得少。应试教育不改,说什么都是空谈”,好,我们看到很多人,有各种不同的提议,那邱先生,您认为中国人才的问题,教育的问题根源究竟是什么?
邱震海:归根结底,我觉得我们现在先把一个抽象的东西上升到最高的角度,我觉得我们大家要明确一个教育的使命到底是什么?
姜声扬:OK。
中国教育弊端的文化和政治根源
邱震海:教育的使命现在有两种,一种是认为教育的使命是教人博学,你的知识面要非常广,要读过很多书。
姜声杨:听起来不错。
邱震海:但是我认为那是错的,因为你在今天知识泛滥的时代,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博学是穷无止境的。教育的最终使命是教人聪明,玉不琢,不成器,你哪怕是个天才,但是你没有受过教育,你不是个最终聪明的人。换句话说,不是一个最终具有理性精神、具有穿透精神,尤其是具有一流创新和思辨,思维能力的人,所以我觉得教育真正的目的不是博学,而是使人聪明。
姜声扬:好。
邱震海:那么恰恰我们东方的教育体系当中,我们知道有一些东西,比如师道尊严,或者我们的古训,教育的古训就是教师是干什么的?是传道、授业、解惑,换句话说,你老师永远是教学生的,那么学生永远是被动的。在我们传统的东方教育里面,以聪明作为教学的使命是没有的,以培养学生作为创新、作为创造,作为尤其是思想创造、科学创造是没有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他永远是教学的中心,学生完全是个被动的。
你看我们在我们东方的教室里都会看到,讲台一定是在前面的,下面学生一定是听的,而且在西方的教育里面,我们知道都是围了一圈子,教授是在中间的,中间的一个人,教授往往会把自己的一个论文观点抛出来,然后那个时候学生就完全可以指责教授的观点,来挑战教授的观点。
姜声扬:对。
邱震海:所以在这个时候,其实大家是平等的。教育的中心、教学的整个的过程中心不是教授,也不是教师。当然在中小学里相对有所不同,我们现在谈的是大学教育,但是及时从中小学开始,我认为也要时时处处把教育的使命,不是使人博学,而是使人聪明,当然有一些基础知识你是要的,一加一等于二,这样的基础知识是要的。但在灌输基础知识的同时,一定要同时牢牢的把创新精神,把教育绝对不是使人博学,而是使人聪明。我再强调一遍,做为我们教育的最高使命。
但是说到今天,中国的教育无法培养一流的人才,无法培育创新的人才等等有很多弊端。我们系统的来分,我认为有三个理由,或者三个具体的根源,一个是所谓的传统文化。另外一个是政治文化,这个政治文化不但是指今天的政治文化,也是指几千年遗传下来的政治文化。第三个是商业大潮的冲击。我们先一个一个来,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刚才我已经讲到了,我们教育的古训是传道、授意、解惑,当然是从教育方面,但是教育的理念来自于我们传统的文化,传统文化本身的一个思维。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时事开讲
编辑:
张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