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一鸣:平壤吊唁外交 “提点”李明博
2009年08月21日 10:28凤凰卫视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任韧:欢迎继续收看《时事开讲》,粤港合作的联席会议的第12次会议在香港举行,双方签署了涵盖多个范围的八项协议,我们继续请郭一鸣先生来解读。

郭先生双方其实提出了很多构想,比如说粤港双方共同来开发深圳的前海,比如说在医疗合作方面共同来进行疫苗的研制和开发。您认为粤港两地合作的前景究竟怎么样?

粤港合作新模式要有新思维

郭一鸣:粤港合作其实从回归前过去民间就有所谓“前厂后店”这样一种模式,就是到广东去开厂,然后把销售和对外接单这些放在香港。昨天黄华华讲了现在是新的一种前厂,“前厂后店”这样一个模式开始。其实主要是讲服务业、金融、其他的一些领域。大家昨天的焦点主要还是讲在前海这样一个地方。前海是什么?就是未来在香港,到香港机场,到深圳机场这样要建一条铁路,在前海这个地方就这个铁路的中间有这么一个地方,面积有多大呢?加上填海加起来有三十平方公里,可开发的、可用的这个面积大概是十平方公里,那么将来可能就是现代的服务业、金融、物流等等这样一些合作,可能会在这里展开。

也就是说引进香港的管理模式,而在深圳这个地方来搞这样一个试验区。那么我想为什么这样一个问题昨天引起大家广泛的讨论,甚至有的人,有的香港记者说将来会不会影响,这是不是一个新的中环呢?香港金融中心在中环,会不会新的中环在这里,会不会影响香港未来的金融中心地位啊等等。

我想现在粤港合作你刚才问,未来的前景如何呢?我们看过去,在过去回归以后十年粤港合作的这样一种官方推动的力度,不能说不大,一直都在推动。但是我们看到的成果不扎。是谈的多,讲的多、但是进展不快。原因何在?我觉得根本的原因在一个方面,就是两地的体制不对称。

对于香港来说,香港的官方认为我主要是要稳当,因为我如果要采取任何一个动作,我都要受到立法会的牵制,我要拨款,要任何的方案,我要到立法会。可能如果我推这个方案,在立法会通不过的话,影响我的管制威信。甚至影响我具体的官员他的前景。所以我们看到的是香港政府在做这些动作的时候,做这些决策的时候,常常有一种意犹而不决,而大陆在这方面有时候,因为大陆的官员GDP的压力,我当然希望你快一点上马,快一点做,这些项目推出来以后马上我们就拍板可以决定,大家的心态不一样,体制不一样,所以它就有,你要的快的东西我反而慢,我想要的东西比如说香港政府,香港的官员希望内地多一点开放,政治上开放,让我的金融业进去,让北水南调等等。这个方面大家的需求不一样,着眼点不一样。

还有一点,还有一点所谓体制不对称的就是,在大陆来说所有的决定、所有的动作其实都靠政府来推动,而在香港它有的不是政府能够决定的,它需要市场、需要民间。譬如说这次上个月省委书记汪洋,在接见大珠三角商务委员会主席冯国经的时候就提出来,说香港、国内广东准备成立一个民间机构,来跟你这个大珠三角商务委员会来进行对接,我看汪洋他是已经看到了这一点,就是有些事情在香港是民间的力量来推动,或者通过民间的渠道可能会更快一些。香港不是说所有的东西政府说了就算,而在这点在大陆恐怕它主要还是政府的力量在推动。

所以我想要找到,为什么这么多年来两地的合作一直说的多,会已经开了第12轮了,那见效的不多呢?我想要找到一些症结,找到双方的问题所在,然后坐下来解决这样一些问题。我想务实来推动两岸的合作,比一次又一次的又签署一个协议,又签署共识,然后最终又搁起来。

所以我们讲,我们看到粤港澳大桥、珠港澳大桥到现在谈了这么多年,二十多年了现在还没有建,河套谈了这么久了,河套现在没动工。昨天这个会议上说已经有意向书交起来,没动工,离动工还远呢。究竟这个前海,现在前海的具体方案也还没有出来,前海什么时候建起来,我们现在也还不知道。所以我想粤港合作,大家已经两地政府、两地的民间都已经认识到,粤港合作是合作双赢,这是大势所趋。但是如何来推动具体项目的合作,具体领域的合作,我们必须要找到,要务实来看两地之间有那些落差,在这些落差上找到共同点,然后逐个项目来推动。而逐个项目的推动,比全面的铺开,或者说大的原则,老在谈大原则要务实的多。

任韧:寻找打破粤港体制困局也有方法啊,非常感谢郭一鸣先生点评。

感谢你收看这一集的《时事开讲》,再会。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时事开讲   编辑: 张恒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