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军事 > 台海风云 > 正文 |
|
东引岛部署了大批雄风-2型岸舰导弹
岛小“鬼”大的东引岛
据了解,东引岛虽然面积不大(仅6平方公里),但与大陆距离适中(60公里左右),且本身为山岳地形,海岸多为高山绝壁,是“几乎不可能进行两栖登陆”的岛。目前,台军在岛上除了部署有CM21装甲车、“海鸥”导弹快艇、大功率对空对海雷达和地面火炮外,还配有车载型双联装“毒刺”导弹、射程达200公里的“天弓二型”防空导弹和雄风二型导弹等各式导弹,使该岛成为“陆海空齐备、战斗力超强的前线据点”。
台湾媒体报道称,马祖地理位置具高度战略价值,在部署地对地导弹后,将成为台军最北边的导弹攻击型基地,从这里能够攻击厦门、福州甚至上海等十几个大陆沿海主要城市,可以有效扼制大陆闽江口和台湾海峡的北端入口,有助于台军占据海上军事优势。台军方高层官员曾明确指出,部署在东引岛的各种尖端武器可组成“长短渐进”的防御层次,从而形成有效防御、增加战略纵深,对解放军自北而下的东海舰队产生显著的“吓阻作用”。
“台独”催生“毒刺”战略
目前,台军外岛防卫体系主要由马祖列岛、金门列岛、澎湖列岛以及乌丘等岛屿组成。其中,金门、马祖列岛一南一北,呈犄角之势接近大陆,是台湾整个防御体系的前哨阵地。近年来,台军“精进案”进入加速调整阶段,尽管一直对外宣称要削减外岛驻军规模,也将金马“防卫司令部”降格为了“指挥部”,但台军实行的是“火力换兵力”策略,外岛的攻击及实际作战能力不减反增。
事实上,东引岛计划只是台军整个外岛战略的“冰山一角”,源于陈水扁上台后采取的“决战境外”军事战略。据了解,台军的外岛战略曾发生过数次大变动,从上世纪50年代的“反攻大陆”,到90年代的“守势防卫”,再到陈水扁上台后的“决战境外”,外岛已经从台军“反攻大陆”行动的跳板,变成了实施“先制、反制”作战的平台。
作者:
刘强
编辑:
胡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