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国“演义”:中日韩造船大比拼
2006年12月31日 08:46投票数: 顶一下

日韩:全力发展以防被超越

近年来中国造船工业取得长足的发展,且势头颇猛,这让韩国感到隐忧,韩国船界和媒体相继发表了对中国造船工业发展的一些看法和评论。他们一致认为,中国造船工业发展的长期目标是超过韩国,抢坐世界造船业的“头把交椅”。

日、韩等国造船企业正加紧进入中国。表面上看,这是为了降低造船成本,消化过多订单,而实际上是迫于造船产业转移的必然要求,将三大主力船型等的建造逐步向中国转移。

值得关注的是,韩国也在抓紧时间与中国争夺市场。为实现今年承接100亿美元订单的目标,3月上任的大宇造船海洋工程公司总经理南相泰于今年5月下旬访问了英国、希腊、卡塔尔、阿尔及利亚和挪威,与当地的船东进行了广泛的协商,就签署新船订单达成了一系列原则性协议,并表示今年承接100亿美元订单“不成问题”。

韩国造船工业协会负责人认为,韩国在国际船市世界第一的地位可维持15年左右的时间,面对中国等后起之秀的发展壮大,韩国必须未雨绸缪,及早采取一些应对措施。

该负责人认为,首先是扩大设备投资和研发投资。设备和研发投资都要向高附加值领域加大倾斜力度,特别是在LNG船领域,韩国造船工业协会强调,将组织协调现代重工、三星重工和大宇造船三大船企联手合作攻关,在2010年前合作开发出LNG船的关键建造技术,从而摆脱欧洲企业技术专利的束缚。这样,三大船企年LNG船的建造能力均将达到15艘的水平。此外,大型集装箱船、大型LPG船、海洋油气项目设备和技术也均是韩国船企的投资重点。

其次是船种实现向高附加值转轨。除VLCC、大型集装箱船、化学品船、大型LPG船和LNG船、海洋工程项目外,三星重工和现代重工还将参与大型游船和豪华游船建造的市场角逐,在高附加值船种上做文章,以此拉大与造船后起之秀的差距。

再次是向国外拓展发展空间。韩国开始将低附加值和一般附加值船种的建造任务逐渐向国外转移,充分利用国外低廉的生产成本和资源,提高价格竞争力,而高附加值船种的研发和建造仍将留在韩国国内进行。
最后是保证必要的量增长。量增长是衡量整体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这是造船业的特点。建造完工量扩大自然会促进技术的提高,因此在重点发展高附加值船种的同时,韩国表示其对在整个国际船市中占很大比重的一般性商船也不会忽视,这样可增加新船的完工量,使韩国在这一重要指标评比中不至于落后。

日本也在采取措施,力图摆脱三国竞争中的颓势。2003年6月,日本造船产业竞争战略会议发表了《我国造船产业的未来与战略》,再次确立了船舶工业的战略地位,并决心在其他制造业外移的产业空心化趋势下,到2010年,船舶工业仍要继续保持100%的立足日本国内生产。同时还对完善政策环境、增强综合竞争力、加强技术创新和培养人才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划。

“全球造船业中心向中国转移,日、韩企业也知道这一趋势不可阻挡,但它们会尽可能使之延缓。”大连船舶重工集团副总裁张涛说。

   编辑: hunan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TAG:

    (*添加多个TAG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