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陈述了1956年永嘉县搞包产到户的经过,遭批判受处理的结果,以及在历次政治运动中主张搞包产到户的人受牵连的情况。《报告》要求组织:
(一)彻底为永嘉包产到户案件平反。永嘉问题,是极“左”路线迫害农村基层干部的一个案件,不是某一个人处理不当的问题。我们要求,凡受牵连的人,不论干部和农民,统统给予恢复名誉,落实政策。实践证明,他们不是犯了错误,而是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勇敢探索者。
(二)“原来在什么范围内弄错的应该在什么范围内宣布平反”,这是中央对平反工作的一条规定。
(三)永嘉农村干部,不是因为有什么错误而受处置,而是因为贯彻“八大”路线首创包产到户,坚持“按劳分配”,被“左”倾路线所迫害。这是一起最早的全国少有的大冤案。
同年8月20日,中央书记处研究室编印的《情况简报》第282期,刊载了这一报告,题目是:《1956年永嘉县试行“包产到户”的冤案应彻底平反》。
中央领导得知此事给予了极大关注。
1983年浙江省委对永嘉县1956年搞包产到户造成的冤案,进行了彻底平反,为所有受害人恢复了名誉,重新安排了工作。1984年10月12日,《人民日报》加编者按,发表了该报记者艾丰采写的长篇通讯:《已是山花烂漫时》,讴歌了李云河等饱经磨难的开拓型人物。编者按说:
“四化建设中,我们需要兢兢业业、忠于职守的干部,但更需要勇于开拓、善于创新的干部。包产到户是我国农村经济改革中的一个伟大成功,在它的曲折发展中,涌现了众多的开拓型人物。为什么生活在呼唤着开拓型人物?怎样才是正确的开拓之路?党组织应该怎样对待开拓型的干部?这些,无论对发展方兴未艾的农村大好形势,还是对推动正在起步的城市经济改革,都是迫切的现实问题。最早搞包产到户的李云河、戴洁天的事迹和经历,正是在这些方面给我们以启示。”
戴洁天读了这篇通讯,感慨殊深。他写道:
董笔书来感鬼神,谁知逝水起潮音;
寒梅无意争春色,留得文章励后人。
历史终于作出了公正的裁判。探索者的足迹是曲折的,探索者的前途却是光明的。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历史将永远留下开拓者的足迹!
本文摘自:《炎黄春秋》2000年第7期 作者:高化民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高化民
编辑:
石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