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姓李姓纪还是姓袁?
关于姓氏,连山学者认为李唐妹是随着游耕部落来到竹园寨恳荒种地的李姓瑶民,入宫时因发音不准而被错误记成“纪”。《明史》亦载:蛮中纪、李同音。贺州桂岭也认同李唐妹本姓“李”这一说法。
而记者在竹园寨采访时,村民表示李唐妹本姓袁,被广西亲戚收养后改姓李;目前村里还有袁氏村民17名,自言是李唐妹后人,每年都到李唐妹故居和皇后井拜祭。
民族:瑶族还是壮族?
李唐妹的民族成分争议较小,连山和贺州大都认同其瑶族身份,均言其出身于瑶族家庭。
连山有学者提出异议:如果是瑶族的话,为何在《明实录》卷三十二有“本蛮土官女”之说以及“而及贵、纪旺以僮(壮)人冒认”、“晓谕乡镇、市土僮(壮)人”两种记载?因为当时南方少数民族被称为“南蛮”,而僮(壮)族才有土官。这说明李唐妹可能是壮族。
探访故居
皇后井水今犹在
2009年12月25日,西方的圣诞节。午后,记者乘车出连山县城,行经县道X400线,去探访明朝皇太后传说中的故居———竹园寨。
向导是30岁的永和镇向阳村村主任唐庆佑,谈起明朝皇太后,他眉飞色舞,“知道皇后井吧?那是皇后曾经喝水、洗澡的地方。”随后便说起了当地村民耳熟能详的故事。
行走在田间,一面听故事,泥土的芬芳细腻地传来,翻过了一个小山坡,数间瓦房忽然出现耸立在山脚下。“喏———这就是了。”唐庆佑说道。
房子有两排,中间是一个门楼,唐庆佑说这是皇太后故居的门楼,“青砖砌成的,独有。”
进入门楼,转左,是一间青砖楼房,唐庆佑说道这便是李唐妹的故居。这青砖楼房与四周的泥坯房相比,显得相当气派。房子为一进,大门两边有雕刻花纹的屋檐,虽然残缺但一笔一划依然清晰可见。中堂为神台,系用木材雕就,通体呈现暗红,可见时代之久;神台上的香炉插满了燃尽的香烛,看得出常有人来拜祭。
走出故居,随着唐庆佑翻过后山,步入湿润的田地,走过葱郁的密林,半山腰下,一个一米见方的水潭隐约在杂草丛中。这便是“皇后井”了。
“皇后井”正确来说是一个泉眼而非井,泉水深约半米,虽然尚清澈,但漂浮的杂物甚多,“现在没人来汲水了———当年却是整个村的供水源。”唐庆佑蹲下来舀水洗手。
让人诧异的是,唐庆佑说故居里的村民都姓袁,皇太后娘娘是在被广西亲戚收养后才改姓李的。“现在袁姓村民仅剩两户了,都迁到唐屋寨了,总共才17人。”
去唐屋寨寻皇太后的后人,59岁的袁儒顺正好挑柴归来。“我听阿爷讲,祖上是出了明朝皇太后的,不过她在广西改了李姓。”袁儒顺说,后来李唐妹被册封皇太后,年代已隔了数十年,加上皇帝没寻到此处,又处置了假冒的人,这里的村民便没敢去认了,但故事却在祖辈口中一代一代流传了下来,皇后井也是当时村里的饮水点。
因为距离公路远,又没电,1996年袁儒顺与另一户人迁到了离竹园寨1公里之远的唐屋寨,并得到政府支持1万元建起了水泥楼房。“现在逢年过节,我们袁氏都会回故居和皇后井祭拜。”
作为一村之长,皇太后故居之破败让唐庆佑有点心疼。唐庆佑计划在村里筹集几万元,把故居和皇后井修葺一番,“明朝皇太后这么大一个重要历史人物,说不定今后会成为村里的一个旅游点呢!”
合办单位:清远市委宣传部
专题文图:黄津 李先觉
(特别鸣谢:莫自省、周昭文、李筱文、连山史志办)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
刘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