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盐即战:西夏与宋朝的盐业纷争
2010年01月07日 15:40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共有评论0

993年初,李继迁第二次叛宋。宋廷震怒。宋太宗接受转运副使郑文室的建议,严厉禁青盐,以图困死李继迁。当时的原则是“绝其青盐不入汉界;禁其粮食不及蕃夷。”郑文宝禁法遽严,超越经往,规定:“自陕以西有敢私市戎人青白盐者,皆坐死。”此次盐禁虽峻,但却带来很大的负面效应。导致“关陇民无盐以食。”本来已归宋廷内属的万余帐蕃部,又反叛宋投归李继迁,羌族四十四首领也“入寇环州”,到“境上骚扰。”面对诸多不稳定因素,当年八月,宋廷不得不除禁。

994年初,继迁攻掠灵州,掳掠居民,又至夏州袭击继捧,继捧败北。宋朝再度发兵将继迁赶至沙漠,同时以盐作武器。让郑文宝等再度“禁戎人卖盐。”结果又造成社会不稳定,导“致关中绎骚。”郑文宝因此被贬。

1000年六月,由另一大臣梁鼎主持,禁“断青盐”,此后长期沿袭维持,但民间青白盐贸易,却始难于禁绝。

第三阶段,是从李德明中期起,经元昊,谅祚、秉常、乾顺、仁存、纯佑、安全,遵琐等朝、至西夏灭亡,宋廷基本上禁绝青白盐贸易,宋夏双方,或战或和,其合法的青白盐贸易,仅在个别的官方“榷场”,与偶尔的情况下进行。

1006年,夏主李德明被宋封授为定难军节度使,西平王。并先后开榷场贸易,边境相对平稳。

1038年,李德明之子李元昊正式建国,号大夏,称“始文英武兴法违礼仁孝皇帝”(景宗)。宋廷大为震惊,下诏削去元昊官爵,并在边地揭榜,慕人擒捕元昊。同时积极备战,准备征讨。从此,夏、宗之间陷入长期激烈的战争。1039年11月,夏军侵宋保安军,被宋部将狄青战败,损失帐二千余。1040年初,元昊攻取宋延州,并伏兵三川口,获得大胜利。1041年,夏宋两军战于好水川,宋兵大败,宋将任福战死,夏兵再次获胜;1042年,西夏兵再次出击攻取定川寨,宋将葛怀敏等十四名将官战死,夏兵俘掳宋降兵近万人,获战马六百余匹,又乘胜直抵渭州,俘掠大批居民而归。

宋朝在军事上连续惨败后,不得不妥协求苟安。双方来往交涉,进行了艰难的谈判。此期间,在谈判条件时,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元昊要求开放盐禁,“每年入中青盐十万斛”于宋。宋廷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诸位大臣纷纷发表意见,权衡利弊。谏官孙甫认为“西盐五、七万石,其值不下钱十万余贯。”“西戎之盐”,“其产无穷;既开其禁,则流于民间,无以堤防矣!”欧阳修提出:西夏虽然提出每年入中青盐十万斛,担心只要口子一开,则可能“捐百万之盐以啖边民。”副枢韩琦和知制浩田况等人合计:“青盐十万斛,今只以斛盐半价约之,以及二十万余万贯。”数十万贯的盐利收入,对于西夏来说,占有何等重要地位,起着什么重要作用呢?包拯分析说:“元昊数州之地,财用所出并仰给于青盐。”熟悉西夏内情的李继和指出:“蕃戎所赖,止在青盐。”何亮在《安边书》中写道:“乌白盐池,夏贼洎诸戎视之犹司命也!”最后连神宗也总结出西夏是“以乌白池在彼,借青盐以助经费。”大家取得共识:青白盐在西夏财政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盐产无穷,如果开禁,财源充足,兵强马壮,将对宋朝造成极大威胁。当时,也有一些臣僚主张:“指定缘边一两州军”或“榷场”放入青盐,“自官中 卖与民。”或令商人转致关东销售,这些意见最终均被否决。为此,宋朝决定以盐的开禁为武器,控制西夏的发展。

1044年12月,宋夏谈判达成协议,宋朝册封元昊为夏国主,夏对宋仍保持名义上称臣。宋每年“赐”给夏国绢三十万匹,银五万两,茶二万斤。另在各节日和元昊生日共赐银二万两,银器二千两,绢、帛、衣著二万三千匹,茶一万斤。宋夏恢复往来贸易,但对盐仍采取基本上禁绝的政策。只在个别的地方设官“榷场”,定量“买白盐。”两国关系缓和时,适当开点禁,一旦关系紧张,又厉禁,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西夏灭亡之时。

纵观西夏与宋朝的关系,可以看出,西夏在军事上往往可以打败宋朝,但宋朝运用盐禁作武器,西夏则显得无能为力。西夏王朝境内虽然拥有丰富的盐资源,但在宋朝封锁市场,实行盐禁的政策下,这些盐资源并没有转化强大的经济实力,国家发展受到限制,而宋王朝也日渐衰落,两个王朝最终先后被蒙古所灭。西夏与宋王朝的盐业纷争,给后人留下了不少教训。作为中华民族的每个部分,和则双赢,斗则双损,对今仍有一定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李继迁   青白   宋朝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赵伯蒂   编辑: 石立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