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同炳对慈禧可谓不以为然。他假定如果不是道光误立奕詝,"清代历史上不会出现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局面,不致以一个浅薄无识的妇人面量手握定中国的命运达四十余年,当可断言。"又说"慈禧虽有才具而实无见识,所以晚清中国的命运,才会在她手中变得衰败没落,终至有亡国灭种之虞。"29首先历史不可假设,即便假设奕訢真的是皇上,也未必能挽救晚清中国的命运。其次,"同治中兴"正是在慈禧当政期间发生,而洋务运动如果确实可以算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第一次努力的话,这和慈禧大量信任、启用洋务派有必然的关系。
唐德刚认为"西太后原是个阴险狠毒,睚眦必报,狐狸其貌而虎狼其心的泼妇人"30。对于政治中的人物,是否适用普通的道德标准去衡量呢?在权力斗争的顶峰上或旋涡中,没有手腕本不能自存,何况还想实现政治抱负呢?心狠手毒是一种必备的政治技巧,没有这点能力,如何能对众人之事负责?而责骂一位古人"泼妇"则太失风范了。严肃的学者应该从现实主义的角度出发,分析政治人物的环境、对策及政策的后果。
濮兰德·白克好司认为:"如太后之为人,不可以寻常道德之见解观之,若执此以断,既不能得其真评。观于在太后以前及其同旱灾这人物,证以中国百姓之公论,则太后并非一残暴之君。不独此也,即英国近世,以争国家权力之故,其杀人之手段,亦难言乎仁道也"31。这是较为公允的评价。
对于慈禧这样一位如此重要、又引来如此争议的人物来说,很难作出服众的公论。但是有几点似乎经常被忽略了:一是评价慈禧太后在有几千年父权统治传统的中国,很容易不自觉地受到男权思维的影响,本能地对女人统治怀有或多或少的敌意。慈禧之登上历史舞台本身就是父权统治创造的机遇,而宫廷斗争谁能取胜,也实在不是她一人能决定的。二是评价慈禧太后时,也很容易不自觉地受正统思维的影响。僭主政治和妇人摄政在中国历史上都是遭怀疑和唾弃的。问题是,如果咸丰帝以后的几个皇帝如果能当政,就一定比慈禧太后强吗?实际上,中国危机的根源在于千年的王朝统治,而即使奕訢被道光选定为继承人,这个行为本身就是中国落后的一个表现,如何证明皇帝换了人就具有了历史上的正当性呢?三是评价慈禧太后的概念化倾向。历史人物的评价不能以"好人"或"坏人"的简单标准去衡量。
蒋廷黻认为,自鸦片战争到庚子年,这六十年中所受的压迫,所堆积的愤慨,他们(指顽固派)觉得中国应该火速抗战,不然国家就要亡了。"我们不要以为顽固份子不爱国,从鸦片战争起,他们是一贯反对屈服,坚强地主张抗战。在戊戌年,西太后复政以后,她硬不割让三门湾给意大利,她令浙江守土的官吏准备抗战。后意大利居然放弃了他的要求"32。当然,慈禧太后对于中国所处环境的认识、对于她的使命的认识远远不能和洋务派、维新派相比。她对外充满怀疑和敌视,以致最后充当了仇外的、不顾国家命运的极端保守势力的帮凶。慈禧本人在改革派和极端顽固派之间长期寻求平衡。在维护国家利益方面,她在大多数时期是坚决维护的。晚年慈禧从大难中突然醒悟,但显然历史从来不给关键的人物第二次机会。(楼玲令)
注释:
1 Heinz Eulau: The root is man, see: Political psychology, edited by Neil Kressel, Paragon House Publishers, New York, 1993, p6.
2(美)德龄:《慈禧后宫实录》,中文版,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339页。
3方家园,据说是慈禧的母家所在地,也是慈禧和隆裕两朝皇太后的诞生地。在今北京朝阳门内。参见(台湾)苏同炳:《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百花文艺出版社200年版上册第293页。
4(美)I.T.赫德兰:《一个美国人眼中的晚清宫廷》,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5同上,第17页。
6辜鸿铭:《我们愿为君王去死,皇太后啊!--关于中国人民对皇太后陛下及其权威真之前感情的声明书》,载《辜鸿铭文集》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黄兴涛等译,上册第25-26页。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编辑:
蔡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