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政治强人而非政治家的慈禧
2009年03月13日 18:37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已有评论0

仇外和媚外之间——慈禧太后的对外观念

关于慈禧太后的对外观念的研究,目前还没有较为系统的、客观的著述。本文着意从晚清这位重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她所处的权力斗争的地位出发,勾画她在面对内忧外患的千古变局时应对外部冲击的复杂态度。不可否认,慈禧对权力的争夺和维护是她内政外交的出发点。一方面,她为了维持权力而"借师助剿",镇压太平天国;另一方面,她为了维持中央权力的制衡关系而支持恭亲王的洋务运动。她因为恼怒列强长期压制,尤其是干预她另立新君而利用义和团不惜和列强开战,又因为战不过而曲意讨好,丧权辱国。但中国面临列强侵略的"千年未有之变局"使得此后数十年中国当政者必需全面、慎重地处理对外关系。慈禧太后重用汉人改革家,实行开明专制,基本体现了应有的对待西方的理性态度。由于长期受西方列强的压制,慈禧太后在洋务运动失败后对洋人的反感日益加剧,并最终不顾一切地对八国宣战,又反映了她非理性的一面。晚年慈禧突然决意进行比戊戌变法还要激进的改革,标志着她最终被迫向时代承认错误,但历史不再给她机会。

慈禧太后的对外观念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追求权力的强烈愿望、权力斗争中她所处的地位和外国的压力。对权力的追求是她的核心目标,地位和压力之间的互动关系影响到她谋求和维持权力的手段。由此我们看到慈禧的对外观念处于仇外和媚外的剧烈摇摆之间。

一,慈禧太后的性格决定了她的政治手腕和风格,也影响了她的对外观念不研究人物的性格就不能真实地把握政治人物的行为。Heinz Eulau认为"不谈论人物的政治行为--他的行动,目标,驱动力,情感,信仰,承诺和价值观--而去探讨人的统治是不可能说出什么有意义的东西的。"1慈禧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一方面,她权倾三朝,据《清史·后妃传》,慈禧在晚清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是"综一代之兴亡,系于宫闱,亦一异也"。另一方面,她也毕竟是个女人。她的女官德龄在回忆录中说:"她(慈禧太后)的确是显得老了!比昨天或前天,至少相差十年。我不禁由衷地对她发出一种怜悯。我真不知可用什么话去劝解她啊!只见在我的面前,坐着一位很老很老的老太太,她座下是一张很舒适的黄缎锦墩;在她两个衰老的肩膀上,却担着一副关系全国安危的重担。"2她个人的命运是晚清王朝的缩影。在人治的帝王统治时代,政治对统治者个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她不得不追求权力、维持权力和扩展权力。据德龄在同一部书中的回忆,太后并不昏聘,相反她极清楚宫中那些臣下的种种毛病,如虚荣、自大、虚伪等等。太后也并不是一个孤陋寡闻、心胸狭窗窄的老妇人,因为人们认为她是很难得到禁城外面去的,所以总是用一些老朽、固执、守旧等词语来描绘她。实际上,西太后有渊博的知识,她的知识决不比任何人知道的少。德龄所了解的关于那些古乐器的来源和传说,就是来自她的说教。

然而太后特别喜约会弄权,虽然享用的一切都远在别人之上,可她并不满足,手中倘无实在的政权把握着,所有的荣华富贵便等于零;因此她不顾各方的非议,冒着风险,拼命地紧握着政权。德龄常见到慈禧往往为着一件棘手的事,终日寝食不安。当然,如果仅仅把慈禧的权欲理解为个人的私欲,那么这是一种无法证伪的解释。包括她的失败的政坛盟友兼敌手奕訢,也曾偏颇的断言:"我大清宗社,乃亡于方家园。"3如果慈禧不是为了大清宗社,又是为了什么?

毫无疑问,作为十九世纪在世界政治中仅次于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影响力的女性,慈禧的身世却是一团迷雾。而早年慈禧的生活,据说并不富裕。一位美国人认为,慈禧"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家庭,深知穷人生活的困苦。她也曾体验过饥馑之苦。由于她的早年生活经历,她同情成千上万个女孩为摆脱被漠视的命运、为挣脱陈旧的风俗而做的抗争--这种抗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不声不响中悄悄进行的。她晚年曾经表示过让女孩也读书识字的想法,谁能说这与她童年时的抗争和穷困的生活阅历没有关系?"4

由于出身卑微,因而慈禧喜欢弄权,由于弄权,她也必须真实地了解政坛的实际斗争,这些都促成了她从权力斗争的角度出发务实地处理内政外交的风格。在内外交困的紧要关头,刚刚被封为太后的26岁的慈禧,联合恭亲王发动政变,接管了朝政。如果对"政变"这种方式不满,那么人们尽可以去攻击政变者,问题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洪、杨革命运动的双重打击下,"赞襄政务王大臣"的专权,就一定比慈禧和开明能干的奕訢之间联合把持国政的局面更好么?慈禧太后在许多方面比大臣们更清醒。在中国传教十三年的田贝上校说:"可以肯定地说,慈禧在满洲人中第一个认识到了中外关系的重要性。"5

<< 前一页12345678后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