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政治强人而非政治家的慈禧
2009年03月13日 18:37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已有评论0

不管慈禧本人应该归入哪一个晚清派系,至少她在洋务派和顽固势力之间,尽力地维持着平衡。她的这种驾驭全局的能力,为"同治中兴"创造了必要的政治条件。

为了维持对恭亲王的牵制,慈禧太后在治国思想上更倾向于曾国藩、郭嵩焘和王闿运筹人的主张。这些汉族官僚实际上曾经得慈禧的前政敌肃顺赏识的。比如1860年曾国藩担任两江总督的举荐人就是肃顺。后两人都曾是肃顺的幕僚。慈禧之所以继续重用他们而不看前事,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主张理学治国,主张在从政的时候维持一种个人情操和修养。这和主张机会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恭亲王是不同的。同时,百废待兴的国家,必然要维持国家和文化的延续性,一味地倒向洋人一边毕竟不是长久的解决办法。

可以肯定地说,由于满汉统治阶级在慈禧太后的调配下,晚清政府在1860年代实现了成功的联合。晚清朝廷上下也开始第一次认真地应对内忧外患。

三,从义和团运动看慈禧的对外观念:从仇外到媚外又到理性的剧烈转变发生于1898年的义和团运动,打着"扶清灭洋"的口号,对于痛恨洋人的慈禧太后而言,一开始就颇对胃口。然而在如何对待义和团的政策上,还是经过了激烈的争论的。其间夹杂着列强的干涉。

1900年初,义和团的主力转进直隶,逼进京畿。慈禧太后派刑部尚书赵舒翘、大学士刚毅、及乃莹先后去涿州调查情况。太后之所以对义和团采取慎重的态度,主要是义和团在痛恨洋人方面和太后有相似之处。义和团提出"保护中原、驱逐洋寇",他们要焚烧教堂,因为教会"勾结洋人,祸乱中华"。他们要"三月之中都杀尽,中原不准有洋人"。11

慈禧太后在1898年后痛眼洋人,其根源在于她发动政变废光绪,另立新君的举措,遭到洋人的极力干涉。据《庚子国变记》载:首先是法国医官探视被后党宣布为病重的光绪,结果发现没事。"上虽同视朝,嘿不一言,而太后方日以上病状危,告天下。"各国公使谒见,请法医入视病,太后不许,各公使又亟请之,太后不得己,召入。出语人曰:"血脉皆治,无病也。"太后闻之不悦。12

其次是康有为为英人庇护这事使太后愤怒。"遂以李鸿章为两广总督,欲诡致之,购求十万金,而英兵卫之严,不可得。鸿章以状闻,太后大怒曰:’此仇必报!’对方食,取玉壶碎之曰::’所以志也’"。13

第三是以英国为首的列强反对太后废光绪,立新君。1900年1月24日,太后决定立端王载漪之子溥仪为大阿哥(皇位继承人),预定阴历元旦(1月31日)使光绪帝行让位礼。当时天下哗然。"经元善等连名上书至二千人。载漪恐,遣人风各公使入贺,太后亦君各公使夫人饮,甚欢,欲遂立溥仪。各公使不听,有违言。太后及载漪内惭,日放谋所以报。会江苏粮道罗嘉杰以风闻上书大学士荣禄言事,谓:’英人将以兵力会归政。因尽揽利权。’荣禄奏之,太后愈益怒。"14

可见,太后发现有群氓从底层开始烧教堂、杀洋人的时候,其心态自是复杂的。一方面,她得到刚毅等的复命,均力言义"民无他心,可恃。"另一方面,她感到处处受洋人的"气",又找不到报复的机会。当1900年6月11日,董福祥的甘军受义和团的影响在永定门杀死日本使馆书记生杉山彬,并剖其尸后,局面已愈发不可收拾。当时群情激昂,据曾纪泽的女婿吴永(时任怀来县知县,慈禧太后出逃北京的第一站)回忆,太后对义和团的认识是这样的:

当乱起时,人人都说拳匪是义民,怎样的忠勇,怎样的有纪律,有法术,描形画态,千真万确,教人不能不信。后来又说京外人心,怎样的一伙儿向着他们;又说满汉各军,都已与他们打通一气了,因此更不敢轻说剿办。后来接着攻打使馆,攻打教堂,甚至烧了正阳门,杀的、抢的、我瞧着不像个事,心下早明白,他们是不中用、靠不住的。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