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由理想成为现实。新中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的构成,也充分体现了它的“民主联合政府”的性质。
开创民主新局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里,毛泽东继续着他的民主之治的努力,他强调:“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在建国后继续得到了推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推进党内民主集中制的落实和集体领导的加强,党内民主的氛围比较好。
二是促进党与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的关系的融合,国家民主政治的氛围比较好。
三是对知识分子采取了比较宽容的政策,既要进行教育改造,又要贯彻“双百”方针。
四是法制建设得到稳步发展,法治实践得到初步实行。
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确立。9月20日,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一致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6年9月召开的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会议,既总结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历史经验,又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会议规定了扩大人民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战略方针。“八大”通过的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指出:
在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后,进一步地扩大国家的民主生活,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有迫切的、重要的意义。必须用加强党对于国家机关的领导和监督的方法,用加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于各级国家机关的监督的方法,同官僚主义作坚决的斗争。必须进一步加强人民民主的法制,巩固社会主义建设的秩序。国家必须根据需要,逐步地系统地制定完备的法律。
综观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一历史时期,由于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目标、对象等等所规定,使得发展民主力量,实行民主革命,追求民主政治,建立民主社会, 成为这段历史发展的主线,而共产党人是顺应历史潮流,应和历史主旋律的。从总的来说,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思想,特别是“对人民实行民主”的政治承诺,通过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制定共同纲领、组建民主联合政府和召开人大会议、制定国家宪法、建立民主集中制的代表大会制度等具体步骤,基本上得到了实行,新中国的民主之治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局。由此可见,在这个时期,毛泽东的民主主义和民主之治是真诚的、真实的。
简评:
在毛泽东的政治思想中,民主的份量是不言而喻的。他出生于“民”,成长于“民”,同情于“民”,成功于“民”,是一个真正的“人民领袖”。毛泽东的这种“民”的情结,使他时刻想着人民,为着人民,代表着人民,去追求民主政治,争取人民主权,维护人民利益。他开始就实际政治发言的时候,就主张以“平民主义”反抗“强权主义”来求得民主自治;他开始就农###动发表意见的时候,就认定这股风暴产生的将是“民主新秩序”;他开始从事革命武装斗争的时候,就强调军队中的民主主义是人民军队的重要聚合力;他在革命圣地延安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创造的时候,就确认了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他在构建新中国、新社会、新政权的时候,他就明确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走向。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陈本亮
编辑:
蔡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