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观的沧桑:看世界地图上中国位置变迁
2009年09月30日 13:3121世纪经济报道 】 【打印共有评论0

国家话语的“世界”

近60年,地图仍偶尔在国家话语里闪烁其词。

西方地图学和它所在的科学体系逐渐扎根,经历过引入内陆的世界性战争和数次国际体系变更,中国也已逐渐认清了自身的地缘特质和世界的概貌。

“共和国”伊始,地图也被纳入了高亢的革命号角。隶属官方的中国地图出版社在1958年出版的16开本《世界地图集》的前言中,开篇即写“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更加强大了”,结尾是“整个世界的形势已经是东风压倒西风”。

这份地图册以苏联的世界地图集为参考,“社会主义阵营”、“第三世界”基本被列在前面,且分区地图较为详细。“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也大多被涂上暖色调。

这款图集是中国地图出版社最有历史的产品之一,至今共出过4个版本,其后分别于1972年,1990年和2004年修订再版。除1972年因特殊原因未编写“前言”外,此后的版本褪去了政治色彩。

现在,出版社的主要任务是做细分市场的开发和电子产品。“市场是现在最重要的因素”,该社副总编辑范毅说。

一直不变的是从利玛窦传下的“中国位置”,在中国出版的世界地图只有这一种。随着全球一体的“神话”引人入胜,定型的地图规制受到质疑。

2000年,一位叫郝晓光的研究员重提将“中国放回远东”,因为“过去利马窦的图是为了迎合中国官员自大的心理”。

郝的建议并未被官方采纳,他在随后几年做了一套“系统世界地图”,从东南西北四个半球的角度分别绘制了世界地图,以表达“中国应该有更富变化的世界眼光”。

“许多反对者都是专业权威或主管部门负责人,但他们提出的反对意见却不是从地图和测绘本身出发,这就相当耐人寻味。”葛剑雄在为这本书作序时写道。

新中国的地图变迁,更多体现在国土边界的调整上。

“古代中国并不具备世界性的地缘概念,而是把整个世界都纳入到假想的朝贡体系中。中国也没有太浓重的边界概念,多数对外战争都不是为了扩大疆土。”复旦大学教授沈丁立说。在领土争端中,“传统的和谐理念和现代地缘的平衡手段有所统一”,沈丁立说。

1950年代发生的一些争端让边界问题再次进入外交日程。1960年的《中缅边界条约》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邻国缔结的第一份边界条约。

1960年代,以中缅边界协议为范本,中尼(泊尔)、中巴(基斯坦)、中蒙、中阿(富汗)等边界协议也相继顺利签订,中朝边界也在这一时期划定。

此后,由于一些边界冲突以及国内问题,中苏(俄)、中印、中越的边界问题存留至新的世纪。如今,中俄、中印边界已基本勘定,中印之间虽然受内外因素影响,但双方的谈判框架已基本稳定。“南海区域虽然近期新闻增多,但以合作方式解决仍是主流。”沈丁立说。

中国重新回到世界重要力量行列已成事实,“未来主要的焦点应该在内部的体制改革。”沈丁立说。

<< 上一页1234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衣鹏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