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墓全景
访古:抓一把土,都是文化
东阿县城汽车站斜对过,沿朝南的一条乡村公路直接向南行大约8公里,路东就能看到曹植墓了。
1 月6日,正值今冬最凛冽的天气,村子里行人稀少,墓园里一片静寂,两扇朱红色大门上面书有“曹植墓”三字,寒风萧瑟中,倍显庄严肃穆。从侧门进入墓园中,一座低矮的山丘伫立,山上挺立的青松之间,各种丛木枝节盘绕,迎面便是青色古砖砌成的曹植墓。为防止雨水侵蚀,墓门现已经封闭,无法进入甬道和墓室。
同行的刘玉新介绍,鱼山属泰山西来余脉,海拔 82.1米,占地80余公顷。相传,因其形似甲鱼,或曰古建鱼姑庙于山顶,故名鱼山。因汉武帝所作《瓠子歌》中有“吾山平兮钜野溢”之句,又名吾山。
环绕四周,园内建有子建祠、曹植墓碑、七步路、羊茂台、洗砚池、闻梵处、梵音洞、摩崖刻字、鱼姑庙、观河亭、仙人足印、穿阳洞、浴仙池、龙山文化遗址、中日鱼山友好纪念碑和历代碑刻等古迹。鱼山脚下即是滚滚黄河,隔河面对连绵群山。
“ 抓一把土,都是文化;捡一块瓦块,可以考古。”刘玉新说这并不是夸张,1985年春,文物考古工作者在鱼山上发现许多龙山时期的灰陶片和磨光黑陶片,并有大量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的遗物。1995年4月,文物考古工作者又在此地发现一处龙山文化时期的大型夯筑台址,残存面积达1000平方米,专家分析,这是一处原始先民的祭祀台址。
寻根:“曹子建”叫着更亲
山上还有几座青砖老宅,三位围着方巾的女村民正沿着曹植墓前的台阶一级级向上单脚跳着游玩。其中 60多岁的崔金芝很是健谈,她告诉记者,之前村里人就住在山上,围着“曹子建”到处都是人家,她家就住在“曹子建”的北面不远处,上百年的老宅子,后来封山搞规划建设,集体拆迁搬走了。
她嘴里说的“曹子建”就是指曹植墓,当地村民都这么称呼。“大家不觉得是墓地,觉得这里就住着个人,一个有名的能人,这么叫着更亲,一家人似的。”崔金芝说,她是外村嫁过来的,婆家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姓曹的,她为此很骄傲。
曹植,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操之子,曹丕胞弟。是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生前曾封陈王,死后谥“思”,故后人又称陈思王。
曹植生于帝王之家,文章绝伦,骨气奇高,起初备受曹操喜爱,并有传位之意。但后来由于曹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再加上哥哥曹丕的伺机陷害,导致其后来失宠,此后命运多舛,终日郁郁寡欢,以41岁盛年而终。最后的三年被封为东阿王,死后葬于鱼山西麓。
鱼山村民张兰英说,村里只有三家曹姓人家,但方圆十几里内还有一个曹庄和一个曹庙庄,大多数是姓曹的,有些人觉得跟曹植有关系,“曹子建在东阿呆了三年,是东阿王,不可能不留下后代吧?”
而崔金芝则悄悄告诉记者,有时候遇到孩子不好时,就半夜到“曹子建”这里来烧烧(烧香火),“原委原委”(本地语,类似祈平安或祈福之类),说这是你们曹家的孩子,多保佑吧。
但具体是否曹植的后代,谁也不愿去追究,他们说是不是又有什么关系,反正曹子建在我们这,他是我们的东阿王。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郭静
编辑:
刘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