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北京大学“中华学位服”风波(图)
2007年08月14日 16:50中华读书报投票数: 顶一下  【

中华学位服大赛惹争议

5月到7月间,北京大学在校内举办了“中华学位服设计大赛”,参赛作品多设计成了带有传统文化元素的样式。7月3日,18套进入决赛的设计作品被制成样衣,由模特们穿着在北大2007年毕业生晚会上走秀展示。此次活动吸引了各界的目光,其引起的争论至今也没有平息,甚至还有扩大和升级的趋势。有媒体将之与今年两会上传出“把汉服作为学位服”的声音,以及近期热炒的“把汉服作为奥运服”的呼吁联系在一起,称是“社会上围绕‘汉服’进行的各类活动的又一高潮”;有人称北大此举哗众取宠,是场“复古秀”;有人认为这与“国学热”一样,表明了一股“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潮”在涌动;还有评论说中华学位服大赛的出现是由文化不自信引起的浮躁和盲目复古。自然也有意见支持北大此举,认为设计中国自己的学位服,甚至是国服,乃是“复兴传统文化”。

对于诸多围绕这次活动的争议,北大社团文体部的路鹏老师一再强调,“有些媒体对中华学位服设计大赛的报道有失全面,评论有失得当。”路鹏介绍称:“北大举办的中华学位服设计大赛只是五四文化节中传统文化节分支的一小部分。除传统文化节外,北大五四文化节还包括科技文化节、社团文化节。”路鹏表示,举办中华学位服设计大赛的初衷是“想让同学们回顾传统,弘扬传统文化,而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和原创的校园文化”。针对很多网友和评论文章“作秀”的指责,路鹏回应说:“北大普及传统文化的活动一直都在进行,没有迎合当下传统文化热的意思。北大每年都有传统文化节,活动形式也丰富多彩,有《四书》《五经》诵读、古体诗文创作、推广传统节日礼仪道德等等,并非像一些人批评的那样:只在形式上复兴传统文化。”

路鹏称,中华学位服设计大赛只是北大内部的一次社团活动,大赛收到的大部分作品是北大学生自己设计的,小部分出自校外一些服饰爱好者之手。“此次活动初赛时共收到参赛作品68件,其中绝大部分是汉服风格,但是我们并没有要求设计作品一定是汉服。”承办此项活动的北大服饰文化交流协会的负责人周睿杰如此表示。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文化》杂志创办人兼主编刘梦溪说,“这个活动无可厚非,只是北大一个社团搞的一次活动”,而“把一个活动上升到‘复兴传统文化秀’的高度来批评,并不公平恰当”。新华日报评论部评论员、曾就“儒服”问题发表过评论文章《孔子不知“儒服”》的金陵客也认为:“北大的活动没什么不好,校方要多鼓励学生表现出创造能力。”

学生群体中也有一些持此论的人,今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的司宁博就认为:“北大尝试制订体现自己个性的学位服未尝不可,并且我认为他们只是借鉴了一些古典的元素,谈不上对传统文化的回归。出现争议或许是一些人先把事件提高到一个高度来讨论,这就不应该了。”

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目前在上海工作的净凡皙则表示,“中华学位服设计大赛”之所以吸引了众多关注,是因为“有一群汉服爱好者在进行推动”,他本人即是一位“汉服爱好者”,活跃在大学生知名度很高的校内网上,是“汉服爱好者群”的管理者,在百度汉服贴吧上也常见其言论。

<< 前一页1234后一页 >>
作者: 张彦平   编辑: 胡楠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