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抗战中国民党士兵每天只有9两米 吃得不如日本军犬


来源:凤凰历史

不用说和日军士兵相比,国军士兵和日军的军犬比都黯然失色。在中国战场上的日军成年军犬,每天的食物标准包括大米150克、麦250克、白菜200克、牛肉350克或沙丁鱼400克、盐10克,还有其它几种口粮搭配。

核心提示:不用说和日军士兵相比,国军士兵和日军的军犬比都黯然失色。在中国战场上的日军成年军犬,每天的食物标准包括大米150克、麦250克、白菜200克、牛肉350克或沙丁鱼400克、盐10克,还有其它几种口粮搭配。

本文摘自:凤凰历史,作者:一点资讯·历史教师王汉周,原题:舌尖上的国军 你无法想象抗战期间的真实伙食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1935年,为了保证足够的战斗力,蒋介石政府的军政部就制定了严格的陆军战时伙食标准,其中规定:士兵每人每天大米1.5斤,罐头肉4两、干菜2两、咸菜2两、食盐3钱、酱油4钱。

看起来非常丰富,但实际上,整个八年抗战,国军士兵的主食仅为每人每天9两米。

“必须吃三顿饭”

根据二战军事学家估算,作战期间,一名普通士兵每日需耗费4000至7000卡的热量。就算非激战状态下的正常训练和驻扎,每日也有3000卡以上。以此标准计算,一名士兵作战期间的口粮,包括主食和副食在内,每天不能少于1.5公斤。

这样一对比,国军士兵的9两米就远远不足了。而就连这点儿可怜标准,都难以贯彻落实。

多数情况下,国军部队只安排两顿饭,上下午各一顿,也就是说,大多数士兵一天只有6两米果腹。只有最精锐的“铁马雄师”第五军,一天能吃到三顿饭。这还是蒋介石亲自下令“必须吃三顿饭”,才得以执行。

后方最受重视的黄埔学员也有三顿饭吃,他们还有四菜一汤,这已经是绝好的配备。至于普通士兵,副食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基本为零。

战事不紧时,伙夫出去买菜,买到青菜就吃青菜,买到萝卜就吃萝卜,但基本上都没油,都是盐水煮菜。伙夫偶尔能搞到一小块猪油,每次炒菜时在锅里擦上一圈儿,就算是开荤。要是什么都买不到,就用咸菜熬一锅汤,大家一人一勺凑合着吃。

据说,为了找一口下饭菜,驻扎云桂一带的部队,曾发明出把芭蕉的根儿剁成小块、搁水里泡三天,再切丝儿炒了吃。

如果连咸菜和八角根也没有了,就只能盐水泡饭,或者只吃白饭。但饭也不好吃。里面经常混有霉米、沙子、石子、粗糠、稻壳、稗子、老鼠屎和小虫子,苦中作乐的国军官兵,将其命名为“八宝饭”。

作为对手,二战日军士兵的伙食标准极其完整而精细。仅甜食一项,就有奶糖、水果糖、饴糖、巧克力、果冻、柿饼、水果罐头、炼乳、羊羹诸多种类。

不用说和日军士兵相比,国军士兵和日军的军犬比都黯然失色。在中国战场上的日军成年军犬,每天的食物标准包括大米150克、麦250克、白菜200克、牛肉350克或沙丁鱼400克、盐10克,还有其它几种口粮搭配。

国民党内部,也有一支“武装到牙齿”的部队,那就是空军。

作为国民党重点培养和宋美龄亲自掌握的部队,即使是在最困难的时期,飞行员每天也有肉、鸡蛋和牛奶享用。

而实际发挥更大作用的陆军,被外国人评价为“乞丐部队”,就连病号饭都是凑合,最有名的是白糖煮面糊,有窝头吃,就很不错了。

[责任编辑:唐智诚 PN008]

责任编辑:唐智诚 PN008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