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东亚共同体”遇上“发展不等数”
2009年10月10日 02:5721世纪经济报道 】 【打印共有评论0

随着第二次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议10日开幕,东亚共同体设想将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据中国外交部网站消息,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宣布: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邀请,大韩民国总统李明博、日本国内阁总理大臣鸠山由纪夫于9日抵达北京,出席将于10月10日举行的第二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首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是2008年12月在日本福冈举行的。

日本驻华大使馆9日向本报记者发布了日本外务省新闻稿,透露了本次会议的议程及主要议题。据了解,此次会议将发布三国联合声明,一个是可持续发展方面,一个是三国十年合作回顾。

而鸠山8日就曾对媒体表示了他在此次峰会上推动“东亚共同体”建设的意愿。日方设想的是一个涵括通商、金融、环境、能源、灾害救援、传染病防治等的亚太合作机制。自9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鸠山在美国纽约会晤以来,日本政府就不遗余力地向中方宣传这一设想。

东亚共同体的设想并非日本的新发明。早在1990年时任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就提出过“东亚经济体”的建议;而直到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东盟与中日韩三国会晤即“10+3”框架建立之后,这一设想才开始萌芽。1999年《东亚合作声明》宣布,将从东亚自贸区过渡到一个东亚共同体。随后提出2020年建立东亚共同体的时间表。

9月28日,中国外长杨洁篪在与日本外相冈田克也的会谈中就表示,中国是最早倡导和支持东亚共同体建设的国家之一,并积极参与了东亚合作和一体化进程。

专家指出,包括东盟在内的东亚共同体的建立,中日韩达成共识是必要一步。实现东亚共同体有诸多现实障碍:首先是朝核问题等地区热点;其次东南亚作为世界三大宗教汇聚之地,东亚认同需要较长的过程。

如同发展了50年的欧盟仍面临“合法性赤字”困扰,刚刚启动的东亚共同体的未来道阻且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所政治研究室主任高洪表示,这一设想不能说遥遥无期,也会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更不要说各方在地区一体化过程中还存在各种利益的考量。

议程展望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梁云祥教授近日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日本民主党提出‘东亚共同体’概念,表示愿意发展和亚洲国家的关系,中韩至少会持一个欢迎的态度。”

本报获得的日方新闻稿也显示,“合作”是此次领导人会议的首要议题。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将于10日上午举行会晤,并召开联合新闻发布会。除去开闭幕讲话,上午领导人会议的议程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回顾三方1999年以来的十年合作,并展望三国合作的未来;二是探讨共同关心的地区和国际事务。

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肇端于1999年11月。时任中国总理朱镕基、日本首相小渊惠三、韩国总统金大中在菲律宾出席“10+3”领导人会议期间举行早餐会,启动了三国在“10+3”框架内的合作。

据新华社9日述评,其后十年间,中日韩合作先后确立了经贸、信息产业、环保等11个重点合作领域,建立了外交、经贸、财政等15个部长级会议机制,成立了由外长牵头的三方委员会,负责研究、规划、协调和监督三国合作。2008年,三国领导人在日本福冈举行了第一次“10+3”框架外会议,更是首次明确了三国伙伴关系定位。

日方在发给记者的新闻稿中表示:“会后三国将发表两份联合声明,一份是涉及经济和环境内容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另一份涉及三国对过去十年合作的评价,以及对未来深化合作的展望。”

高洪对此表示:“三国领导人会议为三国和东亚地区的合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商讨机会,商讨应该是积极的,建设性和富有成果的”,但这种成果应该是一种意向性的声明。他认为中韩都不可能轻易落到东亚共同体的棋局中,过早做出一些约束性的承诺。

急与缓:发展不等数

高洪进一步解释到,日本和中韩之间在发展所谓“东亚共同体”上的缓急不同主要和三国间现阶段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可预见的未来存在经济“发展不等数”相关。

中国的改革开放顺利进行了30多年,中国(大陆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2164亿美元猛增到2008年的33700亿美元。相反的,日本经济自1980年代末以来就陷入了持续的不景气之中,近来更是饱受美国金融危机的拖累。

虽然日本外务省提供给本报的资料显示,日本GDP目前仍占世界GDP总量的8.2%,略高于中国GDP的7.8%,但是外界普遍预计,中国经济在未来10-20年里仍可以保持较高速度增长,而日本不衰退就不错了。

因此,高洪表示:“十年后,中日经济力量的对比就远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他表示,如果中国现在急匆匆地就“东亚共同体”内部的经济合作等问题做出约束性承诺,就好比“一个年轻人承诺和一个老年人在十年后均分这十年内的全部收入”。

当然,高洪和其他接受本报采访的专家都表示,中国方面对推动中日韩三国之间、以及东亚区域内的经济合作是持积极态度的。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汪 洋   编辑: 缪汶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