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台湾音乐的石器时代
2008年07月12日 13:14三联生活周刊 】 【打印

最后一位海港派“跑码头”巨星

在台湾音乐圈,邓丽君是海港派国语流行歌曲的代名词。关于“海港派”这个词,一说是上海和香港三四十年代的流行曲风,一说是码头风格的江湖唱歌方式。60年代起,台湾歌厅、夜总会门庭若市,“海港派”成了歌厅风格的别称。

张爱玲说:“中国的流行歌曲,从前大家都有‘小妹妹’狂。”为了贴补家用,邓丽君10岁开始跑歌厅,除了流行的黄梅调和反串,还能唱一口带着童音的上海歌女时代曲,正是一个豆蔻年华的小妹妹,看傻了满台北的歌厅男女。让人想起亦舒当年说周璇的话,“她本身的故事更感人。她的歌声太纯洁,充满了阳光——小妹妹似线郎似针,唉呀穿在一起不离分——太过乐观。即使在问何日君再来的时候,伊还是充满了希望,我很受感动震撼,想象着那位‘君’终于回头与她团聚,然而生活却不是这样的”。

有人看不惯这种太过娇弱的表演,更多人觉得这风尘女子气质和清纯娃娃脸间的暧昧情致很受用。这似乎成为邓丽君性魅力的终生密码。

台湾歌厅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日据时代。那时的歌厅叫做“那卡西”,意思是“走唱”、“游民”。梁文道饶有兴致地讲起“那卡西”的掌故,当时在台湾有两种,一种是上海风格,正如白先勇笔下的“金大班”;一种是本省人的去处,唱闽南语歌,阳明山脚下的北投温泉是当时的圣地。歌厅里弥漫着欢场仍是命的氛围,所有的男人都是离乡游子,所有的女人都是天涯歌女。

到了邓丽君的时代,本省闽南语歌厅开始衰败。在庄奴回忆中,60年代台湾已经形成讲闽南语落伍,讲国语高尚的风气。1963年,李翰祥的黄梅调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台湾创下连演162天、930场的空前记录,黄梅调引发的思乡情也弥漫了歌厅。黄梅调反串成了邓丽君日后在台湾及香港地区、东南亚“跑码头”的保留节目。戏曲腔、民歌小调、上海歌女腔,作为大陆移民女儿的邓丽君,唱法上糅合了那个时代200万客居台湾族群最窝心的三种腔调,加上她的声音、她的样貌,任何一个模仿者再难以替代。晚两年被发掘的本土天后凤飞飞和苏芮,岛内影响力并不亚于邓丽君,但歌声和形象更西化,更受学生和上班族喜欢。据台湾乐评人马世芳回忆,邓丽君的歌迷里,外省移民和他们的第一代占多数。还有“天天吃素,偶尔开个荤”的兵役期男孩。梁文道童年记忆里的邓丽君,经常被作为当局形象出现在正统大型节目里,即便是赴日的5年间,“想来是她的国语传统形象能更有效地统一台湾族群,”梁文道说。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郭娜   编辑: 彭婷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08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