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农民!30年来城市与农民的纠葛
2009年03月02日 11:03南方网 】 【打印已有评论0

文化纠葛:精神的乡愁

城外的人想进城,城里的人想返乡。

每个城市人都有一个精神上的故乡,对于莫言,可能就是高密,对于一个要在城市驻扎下来的大学生,可能就是他出生之地。

一代或两代进城的人,并未完全丢失他们的根基。无论如何追逐时髦,但朴实、感恩、念亲怀旧总是随着年岁渐长心思益深。越是时代变迁,越是日新月异,越是不可追,越是成追忆。

当再也不回农村了,农村也都变样了,子女都不知魏晋了,这乡愁就更无可凭照,无可依托了。

所以说,这便产生了中国的乡土文学与城市文学的奇怪观照,先锋作家往往写乡土题材,刚往城里扎的作家则写都市人的欲望、冷漠与异化。

还有田园诗般的乡愁,将乡愁当作田园牧歌,玩高调隐居,大隐隐于城市边缘。这是城里人的精神生活。

经典回放:路遥《平凡的世界》

教育纠葛:子弟跃农门

上学贵,上学难。难倒的都是乡下人。

教育问题成为一套经典的讲述模式:全家人供一个最聪明的孩子上学,其他的兄弟姐妹养家糊口挣学费。

这造成另外一个负担,当孩子大学毕业后,他的肩上不仅扛着自己的前途,还有对一家人付出的回报。所以,农村的孩子进入城市勤奋、上进、敏感、自尊。还有一点,就是活得累,他不是为自己一个人活,他要为一家人而活。

子弟跃农门,唯读书一条,去城市上大学,拥有城市户口,从而改变下一代的命运。城市就是这样形成的。教育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一是全面落实九年制义务教育免费的政策;另一个就是大学教育实行奖学金和贷学金的政策,力保不让一个大学生因贫困而失学。

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感受却很少能得到外界的帮助,他们只有通过自我的调整来完成。调整不好,在择业、求偶、与朋友相处等事件上可能会引起很大的麻烦。

做城市人,是几代人正在进行的奋斗,不仅是70后、80后,还有90后。

经典回放:择校费、歌曲《爱拼才会赢》

福利纠葛:社会主义的礼遇

南街村、大邱庄曾经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最好样本:按需分配了。

但这仅对改革开放的前半段有意义,后半段,响应者无。孤立的个案和试验难以全方位推广,但福利下乡的政策,惠及农村千家万户,却是千真万确的。

建立农村合作医疗,看病有保障。10元钱办一个本,看一年病。各级医院都设有针对农民的合作医疗保障措施。

在华南地区,一位刚刚结婚的打工女子,将自己的户藉从内地城镇户口转成农业户口,原因是这里的农民每年能分到几万块钱的补贴。

全民发红包在这两年里,已经不是什么壮举了,而是具有普遍色彩的方式。而红包又都向低收入人群倾斜。社会主义的福利特色体现了它的关怀性。

这导致了近两年农村的新变化,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保障使得安居乐业变得可能。更多的人从农村搬进小镇,小镇也开始有自己的房地产事业了。

经典回放:南街村、东莞发红包

城市化纠葛:CBD与城中村

在广州,CBD与城中村互相咬合;在北京,CBD驱走城中村;在上海,CBD避开城中村。有人说城市化就是水泥化,而城市要经济化就是要CBD化、开发区化。

这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或者说,中国的城市发展之痛、之败笔,都在于发展模式的单一。早期城市发展有工业、后来有私营经济、再后来有虚拟经济、然后就开始卖地了。中国市民的消费热潮也从家电、家居、数码产品向品牌服装、车、房转移了。

后来发现房地产是城市发展的经济支柱,既有GDP贡献,又有税收,兼顾修马路与绿化,还有城市形象与政绩。城市化运动中,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是最常见的模式,于是就有了拆迁、回迁、就地上楼、钉子户。北京人曾笑言,本地土著都被赶到四环外了,拆迁获得一笔补偿金,又买不起附近的商品楼,只好到四环外买房子,后来四环外也买不起,就往五环外搬。一线城市的中心地段,住的不是老市民,而是新城市人:新富阶层、创意阶层、白领阶层。常常叫什么魏家村、史家屯的地名,其实已是城区的一部分,城郊结合部不断外移,城市包围圈扩容,城市容纳更多的混居者。

但城中村的风景亦屹立不倒:大杂院、小弄堂、牵手楼,城中村的村民顽强地在城市里展开拉锯战,他们有自己的生活。史上最牛钉子户在重庆,将五星红旗插在已成孤堡的屋顶,多少显得壮烈。

租住城中村的,以外来务工人群为主,里面多有农民兄弟,在城市里讨生活,他们的很多工作,是城市运转的一部分,也使得城市变得更加舒适、方便、成本变低。

经典回放:重庆钉子户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肖锋   编辑: 李志题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