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水危机始末
2008年11月18日 15:33经济观察报 】 【打印

      水,水,水

  24日凌晨,污水团到达哈尔滨市。上午9时,哈市制水二厂的工人发现,取水口处的江面出现了少量油污。

  “终于来了。”维修工们说。在往常,取水口处是不可能有这样的污染的。这是这条可能已经长达100公里的污水带的前锋,据估计,它将在40小时内走完松花江哈尔滨段。

  由于冬季严寒,取水口处容易被江上漂移的冰排和冰絮所阻,维修工们每隔两到三个小时就要下到江面取水口附近除冰,并对输水管道保暖。现在这项日常的工作已经因为污水的到来而具有危险性。

  哈市一天用水量在108万吨左右,取自松花江的水量就超过80万吨。为哈尔滨市净水厂提供原水的是松花江第一、第二水源地,二水源地所在的制水二厂,每天提供原水65万吨,占松花江取水总量的80%以上。

  吉化公司发生爆炸第二天,中共哈尔滨市委机关报《哈尔滨日报》刊发了该报记者对于吉林石化公司爆炸事件的报道。报道称,“吉林石化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松花江水质未受影响。”

  制水二厂厂长王学林说,厂里据此认为水污染并不严重,因此只是准备了活性炭,用以吸附水中含有的超量苯。结果检测出来后,大家发现苯的含量太高了,处理不了。

  “留给我们准备的时间太少了,如果长些,不会这么狼狈。”五天四夜没能回家睡觉的王学林说。

  23日晚,哈尔滨市动力区老年公寓业已储存了一周的用水,驻地的黄金总队官兵承担了公寓的供水任务,并于23日第一次送来一车井水,这让一度担心缺水而心里发慌的老人们安下心来。

  24日,瘫痪在床9年的宋继森已经收到了两箱纯净水。“自己一个人,足够喝的了。”他说,他相信政府不会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扔掉他不管。该区民政局的官员对记者说,哈尔滨低保户每月的低保额只有200元,他们在断水期间,无力承担较高的购水费用,因此,区民政局将承担起这些人的供水任务。

  哈尔滨工程大学没有停课,学校的深水井被重新启用,并半小时检测一次。学生宿舍都有大桶纯净水供饮用,这是由学校自己的纯净水厂生产的,而且,学校还准备了大量的瓶装水。

  动力区内拥有哈尔滨锅炉厂、哈尔滨汽轮机厂、哈尔滨电机厂三大厂。哈尔滨锅炉厂党委宣传部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要求,他说,厂里目前正在使用厂区自己的水源生产,但是显然不足以满足生产要求,因此不便面对媒体。4天之后

  23日凌晨的专家会议最终决定,处理污水将采取哈工大的“强化混凝——炭砂混合滤池”的组合工艺,对低峰时的江水进行净化处理。

  23日省长办公会议上,省长张左己批准了这一方案,专家组也认可。当晚,经过建设部专家再次改进后的净化江水方案基本确定。专家组的李伟光教授说,部队将完成既定的清淘任务,为往过滤池中铺放颗粒状活性炭层做好准备。据了解,这项任务将由千余名战士,经过5-6小时的高强度作业,在25日早晨完成。

  尽管四天以后恢复供水是一个大概限定,但是省长张左己说:“四天之后,第一口水我先喝。”

  “这句话是有科学依据的”。吕炳南说。

  哈工大的工艺考虑到了硝基苯的稳定特性及其土壤残留、江水流速减缓、水量少等综合因素,并且学校此前也积累了一定的试验经验。

  “只要工艺运行正常,我们就有把握将苯和硝基苯处理掉,不会有残留的情况发生”。吕炳南说。

  虽然天气以及水质各项指标的变化有可能使得污水处理存在一定变数,比如如果河流大面积结冰,如何稀释苯的含量?来自吉林的水质数据是含苯量降到0.67倍。

  但是,信心的恢复似乎是一个更为微妙和复杂的过程。

  11月24日晚,哈尔滨太平机场,候机的乘客中出现了大量哈尔滨中小学生。因为停水,孩子们拥有从23日到30日的一个短假。因为地震传言和停水而焦虑的家长们决定带孩子暂别这座城市。近日,哈尔滨飞往各地的航班爆满,预订机票也取消了打折,赴海南的旅游团价格涨了一倍。据说火车票也日渐紧俏。

  除了停水,地震仍然是一些市民的担忧。虽然地震专家们已经出面澄清事实,但是仍然有不少人选择了怀疑、焦虑。生活在城市这个共同体中的公民,需要的不只是安全的饮用水。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张恒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