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还在为智利矿难的奇迹欢呼之时,河南平煤集团平禹四矿就在10月16日清晨发生瓦斯突出事故,目前已有21人遇难,16人失踪。与智利矿难的奇迹对应的是:我们经历了这么多起矿难,付出了这么多条人命的代价后,却仍不能有效控制矿难发生的概率,也鲜有有口皆碑的营救案例,而今竟只能祭出了典型的中国智慧——领导带班下井制度。领导带班下井背后的潜台词是什么?这与智利矿工队长最后升井是不是一回事?背后反映了什么思维上的差异?解决我们的矿业安全问题的关键又是什么?

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进入今天的话题,为了学习,也为了那些尚在井下生死未卜的河南矿工们。[新闻]

智利矿工营救 一场真正的救灾胜利

33名矿工被困700米井下69天后全部获救

2010年8月5日,智利阿塔卡马沙漠中的圣何塞铜矿发生塌方事故,33名矿工困在地下700米处。矿工们最初17天与地面断绝音信,但顽强自救,终于等到8月22日与救援人员取得联系并告知所处位置。救援官员最初预计需要4个月时间才能救出矿工,后来逐渐缩短预期,实际耗时69天零8小时完成救援。升井通道挖好后,最初估计需要36至48小时才能让全部矿工升井,但实际上所有矿工返回地面只用了22小时37分钟。智利时间13日21时55分(北京时间14日8时55分),圣何塞铜矿最后一名受困矿工路易斯·乌尔苏亚安全升井。随着最后一名被困矿工升井,人们把彩屑抛向空中,放飞气球,开启香槟,酣畅淋漓地表达喜悦心情,不少人喜极而涕。这个南美洲国家变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圣何塞铜矿位于距离首都圣地亚哥以北800公里的科皮亚波市附近。大约3000名市民聚集在市中心广场上,一同观看大屏幕直播矿工升井过程。最后一名升井矿工路易斯·乌尔苏亚凭借出色的领导才能,为矿工们获救立下汗马功劳。他在一片欢呼声中身披国旗出现在众人面前,他说:“我们实现了全世界的期望,我们有力量,有精神,我们要拼搏,要为我们的家人拼搏,那是最棒的事。”

救援过程全球直播 成最优质国家形象展现片

这场救援不仅牵动智利人的心,更引起全世界关注。救援指挥者在精心部署好升井各个环节后,使得全球民众共同见证了智利矿难救援这场人类史上空前的地底救援行动。在最终救援现场的核心区,智利国家电视台让救援人员携带摄像头抵达井下,使全球观众提前与被困矿工“亲密接触”,知道他们在等待救援时的一举一动。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感叹道,智利国家电视台这次给全世界观众带来了惊喜。一名餐厅女服务员说:“感觉就像观看人类首次登月的场面一样激动”。媒体普遍认为,智利政府和人民在这场全球40年来最受关注的救援行动中表现出色,让世界看到一个“互相关爱、坚韧顽强”的民族。

 

调查

1.你最肯定智利矿难营救中谁的表现?
受困矿工
智利政府
智利民众
科技装备
媒体
其他
2.你觉得和智利相比我国矿难救援最需改进的是哪个方面?
为每个矿井修筑井下庇护所
在救援工作中投入高科技
加强对矿工的井下生存训练
在理念上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生命至上
其他
3.你觉得智利矿难矿长最后升井是否体现了“领导带班下井”的精神?
不是
说不清
4.你觉得本期专题质量如何?
很好
一般
很差
用户信息  
年龄  
职业  
 
奇迹背后 本无需言说的以人为本理念

69天里
700米深井下发生了什么

在被困第18天的时候,被困井下的智利矿工发出声音:“我们都活着,在庇护所里,全部33人。”这是智利被困矿工给救援人员的第一张纸条,不仅让所有人知道他们都活着,更让人知道“庇护所”对于矿井安全的重要。而经历过中国矿难被困井下25天获救的中国矿工赵卫星则说,他一直知道庇护所,但“只是听过,从来没有见过”,而且据他所知“只有国有才可能有庇护所,私人的小矿井很少有”。

金枪鱼、牛奶、饼干、牛肉、米饭、水果……这是智利矿工被困井下两个月中的食物,同时他们还做运动防止长胖,并为最终升井积蓄体力。他们在井下还可以看电视、录像,听音乐,唱歌,玩牌,玩电子游戏,通过通信工具与家人联系,这保证了他们的心理健康,不至因长期待在黑暗幽闭的井下导致精神崩溃。在最终升井前,他们还就升井后的权益保护和分享达成了契约;对升井的顺序纷纷谦让,坚持要求最后升井;这些行为体现了他们植根心底的权利意识更体现了伟大的人性力量。

69天里
这个国家做了什么

8月5日矿难发生后,智利政府立即承担起救援受困矿工的工作。智利武警、军队、消防人员以及政府各级部门联合行动,展开救援。智利总统皮涅拉8月7日紧急中止对哥伦比亚的访问,赶赴铜矿现场,慰问33名受困矿工家属并监督救援工作。智利当局组织了分工明确、业务专业、各司其职的救援团队,其中包括救援人员、医务人员和一个专门的实验室,还邀请美国航空航天局一个专家小组,为受困矿工在空间狭小、物资紧缺的情况下保证生活质量提供知识和借鉴。

两个月的救援过程,高技术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营救过程中使用的重型挖掘机和“胶囊”搭载舱,小到安慰矿工心灵的投影仪和灭菌铜纤维短袜,都保证了矿工在井下的生活质量。营救人员还设计了一种名叫“白兰鸽”的救援器材输送补给品。由于长时间未见阳光,矿工出井时都会戴上一副造价450美元的太阳镜以保护眼睛。人们考虑到了可能出现问题的每一个细节。而坚持不懈,帮助人们全程见证这一切的,是新闻媒体。

辨析与反思 澄清“中式”解读的误区

辨析:智利队长最后升井与中国领导代班下井制度完全不是一回事

有国家安监总局官员认为,智利队长最后升井与我国实行的领导和工程师下井制度是吻合的,一方面,他们具有专业的知识,能够发现和排查矿井的隐患,减少甚至避免重大矿难灾害事故的发生,一旦突发事故,可以运用专业的科学知识去应对;另一方面,领导下井可以和矿工打成一片,了解矿工所想所需,有助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

不得不说,该官员的话是典型的“中式”避重就轻与混淆事实。最后升井的智利队长是矿工的领袖,是头,但他的身份无疑仍是矿工,而不是矿长或矿主。他的权威,源自他本人的专业,处事公正和牺牲精神。他带队下井,并发挥领导作用与我们强制施行的领导带班下井制度完全不同。我们的领导带班下井制度,表面上是为了发挥领导的专业指导才能和促使领导了解安全生产需要,其实潜台词大家都知道——已经对让你们把矿工的生命安全当回事完全不抱希望,指望通过强迫你们也下井,在本能将自己生命安全至上的情况下,兼顾矿工的生命安全。这是典型的中国智慧,不过这个中国智慧自然有中国智慧可以破解,君不见,地方马上就有突击提拔矿工成为“矿长助理”,担负领导带班下井使命的作法吗?

反思:落差不在硬件而在理念 战胜灾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他们都有名字。在地面上焦急等待的有他们的朋友,父母,妻儿,情人和总统先生。所有人都在摄像机,麦克风前充分的展示他们的紧张,焦急和欢乐,他们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个冰冷含糊的数字,一个个没有表情的面孔,来了又走了。这是人们在观看智利矿难营救行动中忘不了的画面。这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文明最大的关注点与着力点在哪,这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不仅可以决定人们是否可以战胜灾难本身,也会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文明是否能被认可。

不论在技术上继续取得多么大的成就,人类永远都无法将矿难和其他各种事故终结,但是,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和最高礼遇,将使得战胜各种灾难变得可能。

  • 北京时间10月14日上午8时55分,智利圣何塞铜矿最后一名被困矿工、队长路易斯·乌尔苏亚顺利升井,至此,33名被困矿工全部获救。

结束语Conclusion

中国矿工赵卫星说:“矿井情况不一样……国情不同,国家不一样”。是的,智利矿难为我们提供了的绝佳教材——对以人为本的坚持,对信息公开的坚持,对科学精神的坚持。与他们的经验相比,“领导带班下井”只是无奈的黑色幽默。

凤凰网评论频道出品 | 编辑:霍默静 郭刚
凤凰网原创专题,欢迎转载,但需注明出处。

往期回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