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电影界几位大师对商业片的尝试上,陈凯歌是特别的一位。严格意义上说,他对商业电影的尝试只有《无极》,但这却让他成了笑话。《赵氏孤儿》是陈凯歌的反思之作,不论电影还是电影之外的导演自己,都带来新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却未被观众理解,于是看到的仍是骂声一片。

好莱坞标准下《赵氏孤儿》的尴尬

好莱坞电影:观众永远不会错

在电影全球化的今天,全世界的人都在看好莱坞电影。美好的结局,英雄式的主角,意想不到的情节,豪华的演员和制片阵容,大手笔的投资,容易被大众人所理解和接受的主题……这些就是典型的好莱坞特色。从画面上看,追求最逼真的效果,最震撼的视觉,以期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从剧情上看,简单的英雄和坏蛋二元对立,摒弃深刻发掘社会现实、矛盾、人性等问题的可能性。从剪辑上,追求明快、动感,坚决不用长镜头。另外,好莱坞电影实行编导分离的规则,导演的个人特色受到极大限制。

派拉蒙电影公司创始人阿尔道夫•楚克说:“观众永远不会错”。好莱坞提供给观众他们所需要的心灵体验,迎合观众的电影就是好电影,票房是唯一的评价标准。中国观众观看好莱坞电影,习惯此种电影的模式,于是不自觉地将好莱坞电影作为标准来评价国内商业电影。

《赵氏孤儿》:观众眼中的半部好片

观众评论《赵氏孤儿》说:“电影演到一半,我就不揪心了。”富有表现力的视听语言、流畅的镜头调度、微言大义的台词风格使得宫廷之变、护主突围、庄姬托孤等段落处理得相当利落干脆。进入后半段,当程婴携赵孤入屠岸贾府成为门客之后,叙事的脚步渐渐变慢。影片在赵孤成长过程中再无渲染屠岸贾残忍之笔墨,也没有程婴对屠岸贾的仇恨,亦不见对赵孤的仇恨灌输,反而是一种平常的育儿生活。电影前半部完整遵循了好莱坞电影规则,后半部进入到陈凯歌电影时间,这是让大部分观众觉得后半部不好的原因。陈凯歌自己解释说,“电影前半部是事,后半部是情。合起来才是事情。如果一个电影只是在说事,那就太简单,要将事情串起来才圆满”。[详细]

陈凯歌的“精英思想”和“私人记忆”让电影不堪重负

《赵氏孤儿》是一向勤学苦思的陈凯歌的最新思索成果。程婴救孤育孤是一系列的巧合,放弃报仇缘于时间对仇恨的消磨和对赵孤的爱,赵孤最终选择复仇是热血的推动。陈凯歌表现了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奈,不可左右的时间、无法把握的爱和由热血带来的一时冲动,这些会让人偏离最初的设想。最后程婴献身是导演在此基础上对人性美好一面的肯定,或者试图肯定。

早在《少年凯歌》中,他已经表达过类似思考:“相信,需要天真和勇气——重要的是相信本身,倒不是相信的一定要是什么。只要人尚能相信,这世界就还有救。杀死了天真和勇气,剩下的就是一群暴民了。信仰实在是人性的围墙。” 但是这种基于文革经历的对人性的体悟无法让现在的年轻人理解,电影很尴尬地成了他的私密语言。

王安忆评价陈凯歌,“他是一个贪婪的人。他要的东西太多了。我不知道他让电影承担这样重大的负荷对头不对头。”在工业产物的电影面前,陈凯歌的思想和记忆显得沉重而不可理解。[详细]

 

调查

1.你如何评价《赵氏孤儿》?
很好,故事精彩,思想深刻
一般,后半部不精彩
很差,陈凯歌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
没看过,说不清
2.你怎样定义商业电影?
纯粹娱乐,看着开心就行
不仅是娱乐,应能引人思考
很矛盾,说不清
3.你认为陈凯歌应该迎合观众需要还是坚持自己的东西?
迎合,电影就是用来娱乐的
坚持自己,应该用电影表达自己的思考
在坚持自己的前提下可以做些许妥协
说不清
4.你认为本期专题质量如何?
很好
一般
很差
 
  • 陈凯歌作品《赵氏孤儿》

“大师”不同的商业片转型路:陈凯歌选了最寂寞的一条

张艺谋:回避所有问题的纯粹商业片

1987年,张艺谋的处女作《红高粱》成为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坛的第一个标志;1994年,《活着》是张艺谋艺术上的里程碑,也是一直未在国内公映的“禁片”;2002年,《英雄》开辟了中国商业电影的大片时代,但口碑与票房成反比。2006年《满城尽带黄金甲》之后,张艺谋忙于开幕式、舞台剧,直到2009年回来,发现已经满市场充斥着古装、武侠、大明星、大制作。于是《三枪》横空出世。《三枪》最大的特点是投入产出比很高,一千多万元的成本却收获了商业大片般的票房,随之而来的是空前的骂声。《三枪》是张艺谋的娱乐底线,也堵死了他在艺术上的追求。紧接着在改编自畅销小说的《山楂树之恋》里,经历过“文革”的张艺谋“拐到了时代的转角”,他屏蔽掉一切敏感话题,屏蔽掉一切与题材和时代有关的思考。从最初的艺术追求到如今的追逐票房,张艺谋选择了最稳妥也是最安全的一条路。

姜文:自成一格的商业尝试

从1995年横空出世的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到2000年口碑爆棚的《鬼子来了》,再到2007年最具争议之作《太阳照常升起》,公众“神化”姜文的理由很简单,尽管他的作品少,拍片周期长,但他有自己的趣味,而且最符合少数话语权阶层的审美。今年底,一部打破姜文“文艺神话”的《让子弹飞》横空出世,姜文一如既往以十年磨一剑的速度推出了个人的第四部电影,同时也是他历来最接近商业类型片的野心尝试。自成一格又好剑走偏锋的姜文就是一个最大未知数,他有着犀利且辨识度极高的个人风格、纯熟的镜头语言和良好的节奏感。提前观影的影评人、媒体人呈现出多年难见的“一边倒”态势。

陈凯歌:坚持文艺情怀的商业片

这些导演向商业妥协,都是有策略上的考虑,但他们每个人的自身情况和动机却不太一样,在商业与文艺之间的游走方式也不尽相同。陈凯歌严格意义上对商业电影的彻底尝试只有一次,那就是《无极》,结果不仅经济上没有满意的成绩,连之前较好的口碑都受到了很坏的影响。之后他拍的电影,都不是纯粹的商业片,所以他可能会越来越坚信原来的东西才是最适合他的,某种意义上说,他是那几个“大师”里面最寂寞的一位。

可以说,《赵氏孤儿》在某种程度上是陈凯歌多年来带给观众最大的意外,它会让人不自觉想到曾经熟悉的文艺片导演陈凯歌,其中有陈凯歌对于自身命运的揣摩与理解,“我觉得能力是其次,首先是心境,心境平了,事情也就平了。拍《赵氏孤儿》的时候,我有点儿像回到拍《霸王别姬》时候的感觉,别想异军突起,或者老琢磨着要高屋建瓴。”他豁然开朗:“我觉得我们得拍有态度的电影,又要以无态度的方式去拍。愣说程婴是一个大英雄,这就有态度,我们不要这种态度,但不等于我没有态度。”[详细]

  • 张艺谋回避所有问题的纯粹商业片

  • 2007年姜文争议之作《太阳照常升起》

  • 《无极》不仅没有满意票房,陈凯歌较好的口碑也受影响

鲜榨葡萄汁还是酒:导演和观众一起品味

电影有评价标准:商业片不只为娱乐

冯小刚曾自述姜文说过:电影应该是酒,哪怕只有一口,但它得是酒。你拍的东西是葡萄,很新鲜的葡萄,甚至还挂着霜,但你没有把它酿成酒,开始时是葡萄,到最后还是葡萄。他还说:小刚,你应该把葡萄酿成酒,不能仅仅满足于做一杯又一杯的鲜榨葡萄汁。

电影显然不止好莱坞一种,商业电影也并非一定得是好莱坞式的。好的商业片既叫好又叫座,比如《肖申克的救赎》,能够让观众在享受电影所带来的影音娱乐之外再去思考点什么。中国电影产业极不成熟,在商业片浪潮中,大大小小的导演都在进行尝试。有像《大笑江湖》这样明显的烂片,也有《非常勿扰》这种仅仅满足于取悦观众的电影,是否也应该有点别的内容?比如试图让观众思考的《赵氏孤儿》。

陈凯歌的努力:从高高在上到争取理解

拍摄《无极》时的陈凯歌有“十年后,再开风气先”的野心,有视万众欢呼为草芥的狷狂,此后在面对网络的恶搞和谩骂时,他愤怒地回应,是对观众赤裸裸的挑衅。在《赵氏孤儿》的宣传中,陈凯歌屡次为当年道歉并反思自己的错误。虽然仍旧批评不断,他去解释而非否定。他回应观众对《赵氏孤儿》的疑问,解释自己的创作动机,揭示影片中想要表达的思想和价值观。在这一点上,他几乎是不遗余力的。他像是一个传教士,通过电影传达自己的思考,通过采访传达自己对电影的思考。这是一种对观众潜移默化的培养。如果观众开始理解他并欣赏他的电影,他的目的便已经达到。下一部陈凯歌电影或许能少一点纠结,更加纯粹地表达陈凯歌的内容。

  • 他像是一个传教士,通过电影传达自己的思考,通过采访传达自己对电影的思考。这是一种对观众潜移默化的培养。

结束语Conclusion

有什么样的观众,就有什么样的电影。理解陈凯歌需要多一点耐心,少一点盲目的讥讽。为了更好的电影。

凤凰网评论频道出品 | 编辑:纪云
凤凰网原创专题,欢迎转载,但需注明出处。

往期回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