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久耕:当不成局长咱就当“作家”
2009年10月15日 08:24华商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南京“天价烟”局长、江宁区原房产局局长周久耕,因受贿罪被南京中级法院一审判处11年有期徒刑。周久耕的辩护律师金辉说,周久耕正在写一部小说,内容是反映官场的,已经完成了3.5万字,题目还没有拟定。现在周久耕唯一抱怨的是,看守所里他只有一张床,没有用来写作的办公桌。(10月13日《扬子晚报》)

或可成为反腐“作家”

殷国安:写书的贪官不少。例如,原某央企海外集团负责人之一的曲德臣,在狱中写出了警示教育读本《人生核算——— 一名囚徒的感言》;原湖北天门市市委书记张二江在狱中出版了4本文学评论书籍;国家统计局前局长邱晓华落马后也写出热销书《中国经济新思考》。现在周久耕也加入了这个行列,应该不是稀罕事。

细究一下,贪官出书大多是研究学问,写小说的似乎并不多,写官场小说的尤其缺乏,周久耕可能是第一人。如果“五毒书记”张二江写的是官场小说,把自己和107个女人的故事写出来,肯定要有趣得多,大概不亚于《水浒》吧?那个当过大贪官马向东秘书的王晓方连出了3本反腐小说,如果由贪官本人来写,应该会更加生动深刻的。贪官为什么不写小说,尤其不写反腐小说,我们尚不清楚,但起码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周久耕写的是小说,而且是官场小说,他自己应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吧?希望他的小说有助于官员反思拒绝腐败的问题,更有助于整个社会反思健全反腐败制度问题。由于周久耕案发自一包高价香烟,小说的题目是否可以叫作《过眼“烟”云》?请酌。

“官场小说”会写些啥?

李振忠:其一,《一根烟毁掉了一个好局长》。事出网络,网络可以载舟,亦可覆舟。网络水很浅,有时候很深,我周久耕不是因烟获罪,而是因言获罪。假如没有网络,没有人肉搜索,没有发表不当言论,则很可能抽一辈子至尊烟也没有任何问题。一根烟毁掉了一个好局长,官场同僚慎之,慎之。

其二,《伸手的技巧》。手莫伸,伸要有技巧。比方说提前“打借条”,变相受贿,变相吃喝,变相公款“至尊烟”,变相天价表,怎么变相那要随机应变,不可因循守旧。懂得受贿要与时俱进,只要掌握了伸手的技巧,一般来说没有问题,有问题也容易解脱对付。

其三,《官员穿衣戴帽的学问》。别小看了穿衣戴帽的问题,一枚金戒指,一块手表,一支烟,都要恰到好处,最好穿普通衣服,戴一二十块钱的电子表,背一个黄挎包,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样子就出来了。为什么非要戴天价表不可?为什么要开豪华车?为什么要抽“至尊级”烟?抽“裸烟”,不是很好吗?

其四,《倒霉官是如何炼成的》,类似于《一根烟毁掉了一个好局长》的创意构思,不赘述。

写小说难逃借书还“魂”之嫌

李靖:不少网友对周久耕著书立说的行为大加赞赏,但从创作的动机来看,周久耕写小说难逃“以著作换取减刑”的借书还“魂”之嫌。

以这样偏狭的心胸去揣测别人本是不该,但时下“以著作换取减刑”的事例已不鲜见。比如,“五毒书记”张二江因在狱中著书立说获得了减刑;河南省确山县原县长李剑华在狱中一口气出版了3本小说,同样获得过减刑。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在此不再赘述。

著书立说屡屡成为贪官赖以减刑的“立功表现”,自然为其他贪官指点了一条 “明路”——— 以这样的动机反观周久耕,实在有太多的契合点。首先,对11年有期徒刑的判决,周久耕不再上诉,显得很泰然;其次,还没入狱,就已经完成3.5万字的写作。

笔者并无恶意拿周久耕个人说事,但我们寄希望其真有一颗悔恨和向善之心,相关部门还应当完善相关制度,完善监督程序,谨防著书立说成为贪官早日脱离牢笼的一条捷径、一个突破口。

过度关注是用错了“反腐热力”

王军荣:周久耕或许做梦都不会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在狱中写小说。写小说,这是他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又碍着谁?

周久耕倒掉了,其他腐败官员却找到了不重蹈周久耕的“覆辙”的办法:变得低调了,更加小心地将钱放到最隐秘的地方。像文强那样将钱埋在鱼塘里,谁能知道?

周久耕倒掉了,并不表示着他就没有权利过新的生活。在他看来,狱中的生活挺好的,他说在看守所8个月,不喝酒,不应酬,生活很有规律,现在身体也好了,血压也下去了。想必经过11年的“锻炼”,周久耕的身体会越来越好。

周久耕的小说会不会成功、会不会畅销,都只是周久耕个人的事。或许他在自娱自乐,或许一个畅销书的作家从此诞生,但这都是周久耕的“题外之语”。

靠网友反腐,本就是个传奇。网友的力量很强大,但反掉一个周久耕,实在太偶然了,可我们现在还在津津乐道于在周久耕身上找到“成功”的复制点。能找到吗?答案是否定的。

周久耕小说写得怎么样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面对越来越狡猾的“贪官”。我们不必热衷于传奇色彩的网友反腐,更不要期望周久耕的小说会带给我们反腐线索。过多的关注周久耕,会使反腐陷入误区,从而走向反腐泥潭。反腐走出“周久耕怪圈”才是真正的反腐之道。

让周久耕安心写小说吧,我们不必打扰他。不知道还有多少“周久耕”等着我们去揪,关键的是,我们是否找到了反腐支点,来撬动“后周久耕”时代?

周久耕   作家   贪官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彭远文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