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述思他去楼下小卖部买东西,发现老板让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去送货,货物是至少有三十斤重的大米。爱管闲事的他上去指责那个老板:你不知道使用童工违法吗?
这个老板被他吓呆了半天,然后用怯生生的河南话说:那是俺孩。因为生意不好,不敢雇人,只好委屈孩子,现在连孩子上学的学费都还没凑够。
那个小女孩显然听见了他们的对话,在经过石述思旁边时,重他友善的笑笑说:叔叔,不沉。
听起来这是一个多么老套的故事啊。我们随时随地的都能亲眼看到这样的事情,它是如此的常见,常见到哪怕在都市报最垃圾的版面上都不会给它一丁点的位置。可是,这个故事依然老套的令人心酸……
石述思在讲那个故事之前,提出了一个“贫二代”的问题,并为“贫二代”列举了十八条标准。“贫二代”的第五条标准是“有当城管的冲动,好罩着天天被驱逐的父母。”看到这条标准的时候,我又想到了另一个故事:
曾颖去参加民工子弟学校的主题班会。会上有一个依然很老套的问题设计,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的理想。“有说要开包子店,有说要卖饼子,有说要开皮鞋美容店的,偶尔有一两个说要当超级男生或女生,则立马引来一阵哄笑。”该学校的创办人老邹对曾颖说,孩子们所谓的理想,并没有超出他们父母的职业——当然,也不是没有“例外”。
“例外”来自于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她说:“我要好好读书,长大之后去当城管。”
还记得武汉那个“打死也不做城管”的孩子吗?提到城管,你心中还会想起诸多“恶行”吗?你有没有见过小贩见到城管后,惶惶如惊弓之鸟的事情?如果你看到过这些,能理解这个小女孩,农民工的后代,为何要立志做城管吗?
“我当城管,在街上碰到妈妈的菜摊时,可以慢慢追,慢慢撵!”这就是她唯一的理由。
“贫二代”最大的问题,不在于贫穷,而在于贫穷的这种“世袭”的状态。他们的理想没有超出父母的职业,但是最令人担忧的是,他们的理想可能会真的“实现”。
庄华毅说,“贫二代”们在进行最后的试探,试探目前的社会主流是不是真的允许,或者打算让他们贫一代,贫二代,贫三代贫四代这样的贫下去,世世代代处在恶劣的贫富关系中的弱势?
这种试探通过那个背着三十斤中的大米的小女孩,通过那个想当城管的孩子,甚至通过那张知名的照片“大眼睛”传递给这个社会,但是这个社会返回给他们的是什么呢?
穷人有心善良,却连自尊、住房、医疗,甚至基本的安全都岌岌可危。这就是现在我们通过媒体看到的状况,也是我们为什么会担忧,“贫二代”会成为“贫三代”,而且两个阶层间越来越不能互相理解的原因。由这一个个的“贫二代”和“富二代”的新闻,我们愈来愈发现一个互相不能理解的社会……
我一一对比过去,发现我属于那种“符合其中部分标准”的人。按照石述思的建议,在接下来的生活中,我应该努力鼓起生活的风帆,坚信大长今的传奇能够在自己的生活中重演。
可事实上,我没有看过《大长今》怎么办呢?《人民日报》又提供了一个方法:多看看好消息,别总盯着那些负面新闻看。好消息才会让生活更甜蜜。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张恒
编辑:
张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