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商报:竞争性行业仍应“国退民进”
2009年09月10日 12:17上海商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在企业中保留一点国资股份,即民资股份大于国资股份,而不是民股淹没于国有股份中,就像现在股份结构改变后的联想,或许是在当今环境下最适宜的。

周二,联想控股和中国泛海控股集团在北京共同宣布,泛海集团收购联想控股29%股份成为其第三大股东,交易价格为27.55亿元人民币。联想控股新的股权结构为:中国科学院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国科控股)占36%,仍为联想控股第一大股东;联想控股职工持股会占35%;中国泛海占29%。这意味着联想控股员工持股会加上“外援”民企泛海集团,掌握了对联想控股的控制权和决策权,联想控股实际上进入了民营化时代。在当前汹涌的“国进民退”大潮中,这样的“民进国退”实在是少见的。

众所周知,联想集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都是与柳传志团队分不开的。如果没有柳传志团队的创意创新,没有他们的艰难开拓,联想集团这么一个全球性的大公司是绝对不可能有的。可是当1994年柳传志提出,联想资产的55%归国家所有,45%归于员工,财政部和国资管理局不同意。直到过了好多年,柳传志才因势利导设法把给员工35%的红利转为股权。

这样的事其实在中国还是不少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出现了不少有许多个人努力创立起来的一些全新的单位和企业,但由于这些人和新的单位或企业都是脱胎于国企或国有单位,新的单位或企业的产权归属就变成国有或者说变成原来的母胎单位或企业了,其实母胎单位和企业在这个新的单位和企业的诞生过程中出力甚少。这对那些企业(单位)的创业者、那些企业(单位)的真正所有人实在是很不公平的,不仅如此,这种模糊不清的产权归属大大地挫伤了人们的创新积极性。不信,请看如今的国企国有单位中还有多少创意和创新冒出来?

现在看来,柳传志引进“外援”民企改变联想股权结构,主要不是纠正上述的不公平,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让其团队组成的管理层掌握企业管理决策权与掌握公司控制权相适应,以便更好地发展企业,尤其是目前联想正处在一个艰难时刻。

柳传志特意提到“我们希望做一个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家族企业的弊端已是众所周知,可柳传志却偏偏提出要做家族企业。我们以为,这实际上是比较国企而言。国企僵化体制下的严重弊端之一,就是缺乏责任心。而家族企业责任心上进心一般都很强,尤其是他们的继任人的责任心上进心也很强。这对目前的联想集团尤显重要,因为柳传志已经65岁了。

国企相对民企来说,不光是普遍的低效益,即使有了利润,有了高额的垄断利润,与国家与全民利益仍是少有关系。据报道,工行、中石油、中移动三大企业名列全球十大赚钱企业,利润过千亿,上缴国家的利润比例最高只有10%。目前,央企超过九成利润都没有上缴。而这是有国资委明文规定的,央企利润最高只需缴纳10%。

照此情形,我们以为,为了中国经济健康活泼持久地发展,除了国家民族必须而又不能赚钱的行业,国资有必要全面地撤出。把国家的钱用到国民身上去。现在到处“国进民退”实在没有道理。

近日另一则颇引人关注的新闻则可视为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滞后造成的恶果——命运多舛ST春兰在停止上市一年多突然变身为一家房地产企业,终于完成了它的“所谓‘重组’”。作为一家当年国内知名的优秀家电企业,正是因为产权问题的纠缠,才阻碍了它的良性发展,最后跌落至退市的地步。

实践证明,在充分竞争的行业中,国有企业的效率低下是普遍现象。因此,这些行业的产权改革,也就是所谓“国退民进”仍然是必须继续推进下去的。真正的问题不是产权要不要改,而是如果规范地改。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社论   编辑: 张恒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