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专访吴敬琏:改革 我们仍需努力过大关
2007年10月11日 10:06中国新闻网投票数: 顶一下  【
相关标签

十七大前专访吴敬琏:改革,我们仍需努力过大关

中新网北京10月10日电题:改革,我们仍需努力过大关——十七大前访吴敬琏

十七大召开前夕,记者走访了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想听听他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判断。

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讨论,到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路径之争,再到近年来中国改革大讨论,每一次热闹的争论都有这位长者的活跃身影。而这些直言不讳,甚至面红耳赤的“交锋”在吴老看来,都是理论界再正常不过的事。

坐在吴老书香扑鼻的书斋里,谈起中国“走什么路”的宏大命题,花白头发的吴敬琏侃侃而谈。

吴敬琏自言关注中共中央、十七大对改革的定调。一向直抒胸臆的他大胆进言,“中国要坚定地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但仅仅定调不够,还要采取有力的实际措施来推动改革。”

世纪之初,曾以《改革,我们正在过大关》文动四方的吴敬琏,近几年心有新忧。他直言己见:在国有经济改革和社会政治改革的大关面前,“攻坚”力度却明显不足,法治市场经济建设的进度缓慢,腐败蔓延、贫富分化等社会问题积聚,这些都要加大改革力度才能解决。

改革向前推进、停步不前,还是向后倒退,意味着两种前途摆在面前:一头是政治文明下法治的市场经济,另一头则与此相反,在这两条道路的争论中,将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归因于改革开放,否定改革的大方向,回到旧体制和老路线的目标,显然是行不通的。

“进”还是“退”?胡锦涛总书记去年三月六日和今年六月二十五日的讲话宣示了中共中央的明确态度。但吴老仍然在他最近出版的《呼唤法治的市场经济》一书里写下警言:正面回答对改革开放提出的种种责难,增强大众坚持改革开放的信念,提高改革措施的执行力度,仍旧是需要努力完成的艰巨任务。

胸有块垒,不吐不快,是吴敬琏一生的耿直性情、书生意气使然。而直抒胸臆之后,有时掀起的不是微波,而是巨澜。言动天下之后,注定争议随形。然吴敬琏无论风雨交加,还是好评如潮,所有弹与赞都无碍他“该说什么,就说什么”。

遥想当年,大名鼎鼎的“吴市场”亦并非美誉,亦曾招来蜚短流长。父亲的坚持于女儿吴晓莲而言记忆深刻:多年来父亲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张,即使顶着巨大的压力,仍然不屈不挠。遭人误解或批判时,他也生气,但一转眼又直言不讳了,拦都拦不住。

曾经频繁出入庙堂,吴敬琏的居所却极为简朴,书房中几个书柜以及地板上堆满中外经济典籍。新世纪以来,他所出版的《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改革:我们正在过大关》、《中国增长模式抉择》和《呼唤法治的市场经济》著作,亦散乱置放其中,显见改革开放的中国大趋势,正是他念兹在兹,余者可轻忽不计。近二十年来,他一直住在夫人单位的苏式老楼房里。

夫人周南是退休的大学教授,她与吴敬琏相濡以沫半个世纪,去年刚刚过了金婚之年。周南说她一集不漏地观看热播的电视剧《金婚》。这位慈祥老人笑言:“我很喜欢这部电视剧。不过可不能像剧里那样,夫妻天天吵架。我和他几乎从未争吵过。”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直言的吴敬琏,对待生活则是一片心平气和。(完)

延伸阅读>>

中国改革大势:

史啸虎:现代性与现代中国的改革

改革新的历史起点

各项改革具体:

未来改革的核心:财税体制改革攻坚

蔡定剑:对公共财政制度的改革是必要的

新京报:教育改革可以走在户籍改革之前

对话:县政改革是中国改革新的突破口

市镇自治:行政体制改革的人民视角

作者: 于晶波   编辑: 吴飞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