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世界大战”岂能“退居二线”?
2007年08月31日 12:21红网投票数: 顶一下  【
相关标签

9月1日起,北京市6.7万高一新生将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改版后,高中历史将不再按照编年体的方式书写,过去学生和老师们所熟悉的按朝代等时间顺序编写的历史教材,变成了按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专题编写的教材,历史的古今贯通、中外对比更加明显。历史新教材中,世界大战的内容也被单独从必修课本中提了出来,成为学生自主选修的内容。(《新京报》8月30日)

毫无疑问,新课程改革的作用意义非凡:更注重社会实践,更注重教师的言传身教和学生的听说读写;学生的兴趣第一次有了较大的发言权;考试成绩不仅是一堆数字,还有综合素质的评价;改在意识,授与习,都是一次从应试向素质教育的角色转变。然而,还处于改革初期的新课程,并非所有的东西都是恰当的,科学的。比如把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的内容从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必修课本中提出来,从必修中的“一线”而沦落为选修中的“二线”,成为选修课,我觉得就很不合适。

首先,世界大战让人们更多的子孙后代珍惜和平。众所周知,世界历史中,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历史上最值得人们记住的“历史”。无论从发生原因、过程、最终结果,还是其中的经验教训,都是世界历史中的宝贵“课程”,正是由于世界大战带来的无法准确统计的沉重灾难的反思,世界各国人民才更珍惜和平,反对战争。如果不是两次世界大战的这些灾难,人们就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如此珍惜和平的日子,维护和平的日子。

其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格局,与世界与中国的历史息息相关。两次世界大战使得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尤其是二战后的格局,奠定了现代世界的基本轮廓,而这些,与现代世界国际关系是息息相关的。对于中国来说,两次世界大战更是影响深远,这里面,既有刻骨的耻辱,深刻的教训,更有中华民族的伟大骨气。既有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更有世界对中国的极大支持。中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失落”,又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崛起”。所以,如果高中学生不学习世界大战的有关知识,不知道又能够怎样深刻了解中国的历史和世界的历史。

拿日本与中国甚至亚洲的现实来说,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才造成了日本与中国甚至亚洲邻邦的“不堪回首”的那段历史,如果不了解这一段历史,那么就不可能知道日本对中国乃至亚洲人民的残害有多严重,就不可能知道一些日本领导人屡屡纠缠不休的靖国神社,就不可能知道日本军国主义的严重罪行,因而,就不可能深切了解“落后必将挨打”的历史教训,不可能深切了解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等惨绝人寰的历史惨案。

当然,两次世界大战还与此后中国与世界历史上的诸多历史事件与改革有着密切关系,可以这样说,如果不了解两次世界大战,就不可能深切了解此后的中国与世界的整个局势,充其量,也只是只知皮毛的条块分割的历史事实,而不是系统的、完整的、科学的中国与世界历史知识体系。这样,也是与新课程中应有的培养学生的诸多方面的能力相违背的。所以,“世界大战”决不能从历史课本中“退居二线”。

 

相关评论:

删去世界大战的历史还是历史吗?

“世界大战”岂能“退居二线”?

不同意见:

河北教师:史课本变革不失为一种探索

建设性方案:

教科书的修改也要反垄断

历史教材该如何面对“世界大战”

杨耕身:中学教材能否“开门编写”

作者: 张东阳   编辑: 吴飞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